大家看的是表面,但表面之下,都有很深層的原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聊聊行業往事吧。
在2017年以前,大家對長城、比亞迪的感官,都是差不多的:自主品牌,但是離合資差的遠;便宜、接地氣;很大的層面上去都在做自己的“產業化”。
但在技術的層面看,兩者又有很不一樣的情況:長城大體上是在搞真自主,但比亞迪那時候比較喜歡走捷徑。怎么理解這句話呢?
長城在技術上是有底蘊的,他們的先導技術做了很多,其他廠家在18-20年做的事情,長城可能在14-16年就做過,并且發過論文了。但區別在于,先導項目,是可以不量產的,它只是一種技術儲備。要不要釋放先導技術,投到市面上來,唯一的指標,是性價比。只有當時代對指標的要求,不得不上這種技術了,大家都被迫地上了,市面上這種技術有性價比了,長城才會投出來。
實際上,這也是我后來才知道的---因為在16年之前,我們每次看到長城的機器,都有很濃厚的寶馬、奔馳上一代機器的痕跡,市面上的產品,確實是相對落后的,但這不妨礙它們手里藏著一部分技術。
總體來說,就是長城在長遠的技術規劃里頭,是有“研發”的。他們不僅考慮降本,也考慮了未來的競爭力。
而比亞迪呢?比亞迪在那時候,技術基本上屬于不入流,如果今天大家回憶起來對這個品牌的印象,并不會比“眾泰”更好,沒有人對標他們的機器,因為不值得。比亞迪一直在講究“降本”,但是技術的導向上基本上只有“追隨”。當時很著名的一句話就是,比亞迪的所有零部件都是自己造的,這個顯然夸張了,但確實沒有第二個主機廠有這樣的傳言,比亞迪在“產業化”上的努力可見一斑,當然這種努力也實際塑造了“低價”的競爭力,這與國產車的背景也有關系,當時的國產車基本上只能在10W級通過性價比來打造銷量。
國家在新能源的導向是從07-10年左右開始醞釀的,眼光比較超前的人,看到機會差不多是在12-14年。當時全國的主機廠來看,我們拋開合資的“傲慢”不看,自主企業里,最有機會的是長城、吉利、比亞迪,還有長安、上汽、廣汽。前3家是民企的代表,后4家是國企。至于一汽、東風、北汽、奇瑞大有遲暮的意思,當然后來的變化是后來的情況。
國企當中,長安在市場上的口碑和長城是很像的,便宜、可靠,有自研技術,而且當時長安招募了許多回國專家,有著很強的技術實力,但是船大難調頭,對市面的響應是比較慢的。上汽、廣汽是新起之秀,和今天的新勢力很像,可惜資源不足。
機會最大的,就是以“速度”著稱的民企,而從當年看,長城、比亞迪、吉利三家,實際上銷量占據了自主半邊天。在新能源的變革里,原本是最有機會去占據先發優勢的。
后來的故事,我們就清楚了。
14-16年新勢力陸續入局,純電話題開始大量地進入了大家的視野,這期間大家討論得最多的話題,就是純電好還是燃油好?燃油還能堅持幾年?
但是由于純電當時的拉胯,發動機的產業基礎雄厚,以及國產發動機剛剛爬過合資的山頭,達到了世界級的水準,處于“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心態膨脹期。要讓一個有底蘊的主機廠,放棄自己的優勢,那必須有壯士斷腕的決心。
對于長城來說,傳統領域是他們投入很多、產出也很多、積累也很多的強項。
而對于比亞迪來說,發動機是“跟隨不掉隊”即可,但電池確實原始的先發優勢。
于是就出現了很有意思的情況。2017年,國六開始上馬,在從國五切換到國六的過程中,沒有國六發動機的廠家,變相地失去了造車的資格,眾泰在彼時直接遭遇了滑鐵盧,銀翔也下去了---要知道14、15年的時候,他們的銷量如日中天,但是往下掉的時候,簡直是自由落體。
長城當時有了“蜂巢科技”,計劃是拋開主機廠的身份,也對外銷售傳統技術,為外部提供發動機、變速器等等,但反過來說,上進的主機廠大差不差,比如上汽、廣汽,也有這樣的技術呀,可能好點可能差點,將就湊合,犯不著買長城的。而不上進的主機廠,比如眾泰、銀翔,直接虧沒了,還咋買?
所以實際上,那條路走的不好。
而比亞迪呢?對自己的認識相當清晰,自己的優勢就是電池,發動機如果不是優勢,那么保持平均水平就可以---于是17年拉起了大旗,和新勢力一樣,投入了新能源的產業。
只不過新勢力講究的是唯快不破,必須從低門檻的三電入局,并且通過差異化的產品來迅速站穩,而且必然要與傳統勢力有所區別,因此“純電”+“智能”,是塑造競爭力的原始動力。他們走的是一條不同以往的道路,成則青云直上,敗則萬丈深淵。
今天的純電格局,我們已經看到了。
而比亞迪呢?
它還是有很強的傳統產業能力的,它可以更加單獨全面、淡定、理智地去看待這個市場。
在17年前后,整個行業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大概是這樣的:純電會雄起,但需要一點時間,發動機會以混動的形式長期存在。研發端、各種咨詢公司,都已經看到了這樣的趨勢。如果我們回想起來,日系的混動就是在這個時候崛起的。
日系的混動,當時就是最好的混動。
于是自主廠家開始在“混動”上發力,這些發力的結果,我們在2020年前后,看到了。2020年前后,長城的檸檬,吉利的雷神,廣汽的鉅浪,雨后春筍。
但是他們在17-19年期間,都有一個問題,就是生產端的猶豫。燃油車還沒有很明顯的下滑,市場對“大電池安全”的不信任,都導致了大家對混動多少有點觀望的意思。
只有比亞迪頭也不回地跳進去了,先發制人,于是就贏了。
從整個行業的發展過程來看,2017-2025年,確實是純電的膨脹期,但是市面上大部分的量,依然是靠“發動機”來完成的,而純燃油與混動相比,混動代表的是未來。盡管大家都看到了這個事實,但是一個車型的項目周期長達3年,一款產品的生命周期長達5年的情況下,大家對預判未來3年的變化,都有點保守。
只是太可惜了,中國市場的變化,簡直是風馳電掣。
盡管大家相比合資,都已經算很快了,但比亞迪掐準了自己三電的優勢,跑得更快。
“唯快不破”---今天大家可能認為比亞迪的純電不錯,但這一波過來,實際上它贏是贏在了混動D-Mi。
再后來,就是碑之后,產品升級的問題。當時大家對唐也好、秦也好,這些王朝系列的“百公里加速”之類的活動嗤之以鼻,但實際上已經是在為“口碑”的轉型造勢的過程。
最終它成功了。我其實不太愿意說比亞迪賭對了,因為從17年過來的每一個轉型環節,細細看都是環環相扣,更可以說是“先見之明”。
而長城不是,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長城賣不過比亞迪,背后有更深遠的原因。
而為什么會造成這種“遠見”和“短時”的問題呢?除了上面說的,對于決策者對于自身優勢的依賴慣性,思維慣性以外,也在于整體的企業文化,工作氛圍,這些就不多提了。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