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到來,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科技與文旅融合發展成為新的行業趨勢,文旅產業迎來了新的變革和發展機遇。內蒙古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人文資源,文旅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新征程上,我們要順應時代潮流、搶抓發展機遇,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著力以數字技術賦能文旅產業,加快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
數字化是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旅產業數字化是利用數字技術對文旅產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過程,旨在實現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激發文旅產業創新動力。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質效,是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趨勢。
文旅產業數字化是國家戰略規劃。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先后印發《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發《“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22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這一系列政策措施,從頂層設計層面闡釋了文旅產業向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順應了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和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為新興文化和旅游業態規范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近年來,在國家戰略、消費升級等因素推動下,文旅行業掀起數字化探索浪潮。2021年,數字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39623億元,比上年增長18.9%;兩年平均增長20.5%,高于文化企業平均水平11.6個百分點,占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3.3%。從相關數據看,數字化已經成為當前文旅市場推動產品迭代和產業創新的主動力。
數字化是優化服務和提升旅行體驗的重要途徑。當前,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呈現多樣化、個性化、多層次特征,走馬觀花的旅行已經不能滿足大眾需求,在旅游過程中消費者更加注重體驗感。穩定、安全、沉浸式、場景化的數字體驗模式,能夠增強旅行體驗的可觸、可感、可知效果。借助網絡平臺,用數字技術將大量文物、藝術作品、文旅資源數字化,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搜索、了解、觀看相關文物和資源,一些珍貴文物可以借助這種形式為更多大眾所了解和認知。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應用,能夠讓游客在購買前、旅游中都可以獲得更有品質的服務,如云旅游、沉浸式演藝、沉浸式游樂項目等。通過互聯網、APP、微信、微博等多種信息渠道,游客可以獲取關于目的地的全方位信息,旅游出行更加便捷。數字科技與文旅融合,給游客帶來了前所未有、豐富多彩的驚喜體驗。
數字化是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內蒙古幅員遼闊、四季皆景,但很多外地游客對內蒙古的第一印象還只是停留在“風吹草低見牛羊”,缺乏深度體驗和認知。增強文化旅游吸引力,就需要我們主動適應文化旅游消費的新變化,走好轉型升級之路、創新發展之路、品牌化之路。而文旅產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就要搶抓數字化發展機遇,以產品和服務數字化、智能化為導向,積極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減少低端無效供給,提升供給效率,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更好理解和推進文旅產業數字化
數字文旅相較于傳統文旅是革命性變革,需要從更高、更新的維度進行思考、創新和實踐。理解和推進文旅產業數字化,需要把握好內涵和載體、虛擬和現實、時間和空間之間的關系。
把握內涵和載體之間的關系。對于文化和旅游來說,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體驗更多是從當地獨有的自然風光、民風民俗、特色美食等方面獲得的,這些標識都具有人文內涵,沒有文化的旅游是淺顯、空洞的旅游。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也是對文化的挖掘、傳承和弘揚的過程,旅游產業發展促進了文化傳承創新。通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更加富有魅力。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技術成為文旅融合的新動力,文旅產業數字化,更進一步打破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邊界,推動兩大產業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深度融合。
把握虛擬和現實之間的關系。數字文旅產業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文旅的數字化,就是通過數字技術和數據對現實世界進行改造,最終將現實世界映射到虛擬世界中。另一個層面是數字化的文旅,利用數字技術和數據除了能將現實世界向虛擬世界映射外,還能夠把虛擬世界所創造的“文化”和“景色物品”反射回現實世界。這兩個層面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是相互連接、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
把握時間和空間之間的關系。數字技術和數據的運用,還能為文旅打開時間和空間的大門。游客可以提前預知當地當時景區的流量,從而合理安排時間、路線和行程,避免“人擠人”式觀景;可以通過仿真、虛擬現實等技術,讓游客更直觀地感受因為旅途和時間限制無法實地觀看的景觀魅力;可以轉換空間,把“讓人去看景”變成“讓景來找人”,隨時可以奔赴“詩和遠方”;可以讓游客不再被時間所束縛,同時領略春夏秋冬的不同美景,體驗不同時期的特色景觀。
統籌推進文旅產業數字化布局
近年來,內蒙古在數字文旅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技術融合不夠、產品類型單一、商業模式缺乏、線上文旅消費規模較小、與實體文旅消費相互促進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在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我們應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通過借力數字技術賦能,推動文旅產業跨越性、智慧化發展。
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可拓展文化場所服務范圍,促進服務形式與內容的多元化,提升服務質量,更好滿足群眾文化需求。要從實際出發,做好市場調研,通過政府引導、社會眾籌等方式,鼓勵引導企業對旅游景區、文化館所的大型基礎設施提供支持,有序推進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數字展覽館和古籍文獻中心等場館的建設,提升旅游景區周邊軟硬件條件。
培育數字化創意產業。充分發掘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依托內蒙古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圍繞動漫、游戲、交互設計等科技應用場景,發展智能導游、導購、客流管理、質量投訴等網絡旅游服務,推廣3D景觀、VR體驗、游客交流互動等虛擬旅游產品,打造系列數字文旅特色IP。
推進消費者深度參與。與傳統文旅消費模式相比,數字文旅更重視消費端的需求。提升消費者的參與度,需要盡可能收集和加工文旅消費者的行為數據,總結規律,切實了解消費者需求,在此基礎上打造智能化、定制化、即時化、多樣化、互動化、場景化文旅產品。給予消費者更多的話語權和表達權,參與數字文旅產品創新,使消費者同時具有傳播者乃至生產者等多重身份,進而重塑文旅消費供應鏈及價值鏈。
打造文旅數據多主體共建共享體系。完善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的文旅數據協同治理,建立不同主體、不同平臺間文旅數據分享機制。明確文旅數據的所有權、運營權、使用權和收益權歸屬,制定基于文旅數據權屬內容和程度的分級授權制度,構建符合文旅數據市場化配置要求的交易體系,明晰文旅數據市場化過程中各環節、各主體的權責邊界。
加快“數字+文旅”人才培養。人才是推動文旅產業數字化進程的重要支撐要素,對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培養“數字+文旅”人才,可在有基礎的高校開展學分互認的交叉復合輔修,增設數字文旅專業方向或相關課程,構建數字文旅數據庫、案例庫,提高數字文旅復合型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強化目標導向,采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形式推動優質企業參與數字文旅領域人才培養,加強政產學研深度融合,訂單式培養專項技能人才,優化數字文旅應用型人才供給,用人才的“金鑰匙”開啟數字文旅高質量發展之門,繪就“詩和遠方”新畫卷。
(作者單位:內蒙古財經大學)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