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星 每經編輯:孫磊
5月9日,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量達到163萬輛,同比增長55.5%,環比增長2.5%。這也是自2010年以來4月乘用車零售量僅有的兩次環比正增長之一。
(相關資料圖)
“4月,國內乘用車零售表現超3月,體現出了國內車市在4月得到了明顯回暖。”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乘聯會方面稱,這主要受益于4月車市“價格戰”熱度逐漸消退,經銷商恐慌心態逐步穩定,消費者恢復理性消費,觀望情緒得以緩解,前期壓抑的需求有所釋放。同時,疊加“五一”小長假出行用車需求增長,帶動了4月購車消費前置。
乘聯會數據顯示,1~4月,國內乘用車累計零售589.5萬輛,同比下降1.3%。
“在預期刺激政策帶來的觀望、國六老庫存促銷戰進一步助長觀望情緒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今年前4個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量仍未恢復到正增長狀態。”崔東樹強調稱,到5月,國內乘用車累計零售量將恢復到持平或正增長狀態。
此外,新能源汽車方面,4月,國內市場繼續保持穩步增長。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60.7萬輛,同比增長115.6%。
對此,乘聯會表示,新能源汽車在鄉村市場具有比大城市更大的普及潛力。目前,新能源汽車在大城市市場的普及率高,銷量占比高,這是重要的消費增長機會,但推進新能源汽車在中小城市下鄉市場發展也是必然趨勢。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需要車企更好的推出經濟型電動車,加大充電樁的建設,通過充電樁的提早布局,從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2023年5月9日,江蘇連云港,大批車輛準備裝船外運 視覺中國圖
豪華車增長更為迅速
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自主品牌零售量79萬輛,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1.5%,零售份額為48.2%,同比增長1.7個百分點。2023年,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份額為49%,相對于2022年同期增長3.3個百分點。
4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量61萬輛,同比增長35%,環比增長12%。其中,4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為21.6%,同比增長2.3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為18.7%,同比下降5.7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8.4%,同比增長1.9個百分點。
相較于自主品牌、主流合資品牌的增長,4月份,豪華車品牌增長更為迅速。4月份,豪華車零售量為24萬輛,同比增長101%。
“4月豪華車的高增長主要是因為,去年受芯片供給短缺的豪車缺貨問題逐步改善,市場走強。”崔東樹解釋稱。
4月,國內狹義乘用車生產量為175.9萬輛,環比降低15.7%。“這主要是由于國六排放升級背景下,老庫存車銷售存在風險,企業生產極其謹慎。”崔東樹表示。
據悉,面對自7月1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的政策,國內需要清庫的國六排放老車型至今已不足100萬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出口方面,1~4月,乘聯會統計口徑下的國內乘用車累計出口108萬輛,同比增長115%。其中,4月,國內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30萬輛,同比增長227%,環比增長3%。
“4月,國內乘用車出口量也出現了高增長態勢,體現出國內車市逐步恢復的特征。”崔東樹表示。
新能源車保持高增長
4月,國內新能源車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
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60.7萬輛,同比增長115.6%,滲透率為33.9%,較2022年4月的28%滲透率提升了5.9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為49.5%;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35.5%;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4.1%。
4月,國內乘用車批發銷量超2萬輛的車型共有9款,分別為Model Y、比亞迪秦、比亞迪元、比亞迪宋、比亞迪海豚、Model 3、朗逸、軒逸、埃安Y。其中,前6位均為新能源汽車。
“由此可以看出,新能源車已經成為國內車市的消費主力車型,優勢地位明顯。”崔東樹稱。
在崔東樹看來,特斯拉在5月2日~5日連續兩次對旗下國產車型漲價對國內車市發展來說釋放了很好的信號。
“這體現出車企對經營質量的關注,有利于改善消費者的觀望心態。”崔東樹進一步解釋稱,這也可以讓消費者走出過度期待降價的預期,恢復正常的購買節奏。
此外,崔東樹還強調,燃油車消費是民生消費,新能源車是改善需求,兩者都不能偏廢。
“我們需要有效改善燃油車需求,同時也防止車企的生存狀態惡化過快。”崔東樹如是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隨著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的多線并舉,市場基盤持續擴大,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保持在11家(環比持平,同比增加6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的80.6%。其中,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排名前五的車企分別為比亞迪(約20.95萬輛)、特斯拉中國(約7.58萬輛)、廣汽埃安(約4.1萬輛)、吉利汽車(約2.99萬輛)、上汽乘用車(約2.63萬輛)。
乘聯會稱,乘用車行業已經脫離了原來的高利潤特點,3月汽車產銷雖然恢復,但該月汽車銷售利潤率僅有4.7%,部分車企在“吐血”賣車,壓力太大。尤其是國六B標準即將實施,給車企生產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而減產降庫存的結果,帶來的是較大的盈利損失。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1~3月,我國汽車行業利潤率為3.8%,相對于整個工業企業4.9%的平均利潤率4.9%,汽車行業已處于偏低水平。
對此,乘聯會指出,目前,盡管在新能源汽車的帶動下,汽車行業處于穩步發展中,但整體利潤水平壓力較大。新能源車高增長,但虧損較大,燃油車盈利,但萎縮較快,這就是目前汽車行業的基本業態。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