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央視春晚,故宮小神獸“甪端”現身舞臺,驚艷熒屏。繼北京、上海、重慶演出之后,5月6日、7日,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在廣東藝術劇院上演,正式拉開大灣區巡演序幕。故宮小神獸“甪端”踏著祥云降臨羊城,呈獻一場融合戲劇藝術、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創新的饕餮盛宴,讓廣大觀眾足不出穗就能暢游大美故宮,盡賞文物之美。
(相關資料圖)
《甪端》是故宮博物院與藝瑞奇國際文化聯合出品的首部原創兒童劇,以故宮瑞獸“甪端”為原型,圍繞如何創新文物傳承方式,講述主人公小甪端和他的“文物家族”成員,以及故宮宮廷歷史部老高和孫子高小端之間有趣又感人的故事。
據了解,為了實現文物在觀眾眼前“活”過來的逼真效果,該劇運用超大實景道具配合裸眼3D等前沿科技打造華麗震撼的舞臺。此次《甪端》大灣區巡演首站,劇組努力排除萬難,將超大原版舞美搬到廣州,1:1復刻此前在中央歌劇院、國家大劇院等舞臺上的完美呈現,給羊城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沉浸式故宮探索之旅。
旋律悅耳、朗朗上口的主題曲《故宮謠》一秒入境,宏偉莊重且飽含歷史厚重感的舞美設計,讓人仿佛親臨故宮殿宇之下,AR技術和全息投影等現代高科技加持下呈現的故宮博物院珍貴典藏,帶領觀眾縱覽歷史流光中的文物之美,大飽眼福。
《甪端》大灣區首站的第一場演出謝幕時,現場掌聲叫好聲不絕于耳,好評如潮。孩子們紛紛喜歡上了小甪端、蛇爬爬、金甌永固杯、梅雀圖、平復貼等鮮活的文物,還有很多小觀眾被故宮御貓和美麗的小蝴蝶圈粉,故宮嵴獸行什、“七姐八哥”的粉絲們亦不在少數。家長們表示觀演后想盡快帶著孩子們走進故宮博物院,更近距離感受文物魅力。
雖是兒童劇,《甪端》卻能讓各個年齡段的觀眾都有所觸動。劇中時時念起的臺詞“子子孫孫永寶用”,是青銅器上常見的銘文,寓意器物永世流傳,后世子孫也一如既往地銘記和珍愛祖先的功德與榮耀。這正是《甪端》的文化內核,不僅讓孩子們,更讓家長們思考生命的價值和傳承的意義。還有一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用說教講清楚的問題,比如如何化解友情中的沖突,如何面對隔代觀念上的差異,面對不同意見時該怎樣解決處理等等,《甪端》都提供了借鑒方案。
與北京、上海、重慶演出不同的是,《甪端》大灣區巡演首站,在廣東省、市宣傳部,廣東省、市關工委的指導下,主辦方聯合廣州市少年宮特別開展“走近文物,聆聽文化律動”公益觀演活動,邀請10位特殊需要兒童及其家長,走進劇院觀看《甪端》,給特殊需要兒童提供更多個性化、創新性、多樣性的教育形式和教育體驗,幫助特殊兒童融入普通群體,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鍛煉社交能力,增進社會融合。
不僅如此,來自廣州市少年宮和廣東藝術劇院少兒舞蹈藝術團的8位孩子們通過選拔參與了此次演出,在劇中飾演非常萌萌噠的“小小御貓”。這次難得的演出經歷,不僅讓他們開闊了眼界,學到文物知識、文物保護、文物傳承,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也更堅定了做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小使者的決心。
除此之外,還有一小批嶺南少年小記者們借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大灣區首演來到廣州的契機,來到劇院后臺,獨家近距離探班并采訪飾演甪端、平復帖、高小端、高小端爺爺的演員們。提問、交流、記錄、寫稿……小記者們通過與演員們面對面交流,了解到《甪端》背后的故事,明白了演員排練的艱辛與不易,正是演員們活靈活現的演繹讓文物開口說話“活”起來,從千年歷史中走了出來。
小記者們表示,每個演員背后都有一樣文物,每個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我們深刻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后也會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小小傳承人。家長們認為,舞臺上“活”起來的文物有趣、有味,有機會可以帶著孩子走進故宮,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文物以及中國傳統文化。
“如果你暫時不能走進故宮,就讓故宮走近你,沉浸式走進故宮的世界!”據悉,《甪端》在廣州上演之后,還將前往深圳、北京、安徽、廈門等地進行巡演。
(許建梅 攝)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