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023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鹮在秦嶺以北野化放飛十周年。2013年,32只朱鹮在陜西銅川放飛,拉開了朱鹮棲息地由長江流域擴大到黃河流域的序幕。十年來,朱鹮野化放飛成果顯著,僅在陜西銅川就累計繁育出202只朱鹮,促進了朱鹮黃河種群加速形成。
如今,在陜西銅川市耀州區的沮河濕地公園,經常可以看到成群的朱鹮在河道中覓食的身影。之所以能看到這樣壯觀的景象,還要從十年前說起。
朱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曾廣泛分布于東亞地區,但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朱鹮瀕臨滅絕。1981年5月,7只野生朱鹮在陜西漢中洋縣被發現,當時被認為是全球僅存的野生朱鹮。此后,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強,朱鹮的數量大幅增長,但都集中在秦嶺南麓,逐步恢復它的歷史分布地,成為當時一個重要的保護計劃。
(資料圖片)
2013年,當時的陜西省林業廳的專家組經過實地考察最終選定銅川市耀州區為首個秦嶺以北朱鹮野化放飛地。為了確保朱鹮在銅川能有一個好的棲息環境,當地出臺了一系列推進濕地保護與修復的舉措。在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保護之下,2014年春天,銅川迎來了兩只野外繁育的朱鹮幼鳥。
累計繁育出“銅川籍”朱鹮達202只
保護經驗在一步步的摸索與總結中不斷完善,朱鹮在銅川的繁育數字也在逐年增長。到2023年,野化放飛十年,累計繁育出的“銅川籍”朱鹮已達202只。
野化放飛為朱鹮種群復壯提供經驗
朱鹮在陜西銅川野化放飛的十年,為逐步恢復它的歷史分布地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專家介紹,作為曾經的候鳥,如何恢復朱鹮遷徙的習性,或許是未來研究和保護朱鹮的重要課題。
楊剛齊生活的村子就在沮河河畔,十年前,32只放飛的朱鹮成為了他的“鄰居”。也正是在那一年,楊剛齊主動報名成為一名兼職的朱鹮監測員。此后的十年間,記錄朱鹮的棲息信息成了楊剛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當地,像楊剛齊這樣的兼職朱鹮監測員一共有16名。
十年來,隨著朱鹮在陜西銅川野外習性逐漸恢復,它們的活動范圍不斷擴大,先后在陜西寶雞、咸陽、延安等地觀測到銅川野化放飛朱鹮的個體。借鑒銅川的成功經驗,從2020年開始,陜西省啟動實施秦嶺北麓朱鹮放飛十年行動,先后已在秦嶺國家植物園和陜西華陰、寶雞等地對朱鹮野化放飛。
朱鹮野化放飛的北遷之路,見證了我國拯救朱鹮種群的努力。如今,陜西省已在秦嶺北麓建立5個朱鹮野化放飛種群。從2013年銅川放飛起,朱鹮的野化放飛工作進一步擴大范圍,現在除銅川外,在陜西千陽、周至、華陰、渭南等地都開展了野化放飛工作。在國內的四川、河南、浙江、山東、江西等省份也進行了野化放飛。
種源基地模擬野外環境 朱鹮接受生存訓練
朱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陜西漢中洋縣是朱鹮種源最重要的基地。當地是如何進行朱鹮培育與種群繁衍的?科技手段又在其中起到了怎樣的支撐作用?
在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人工繁育中心里,依山而建的大網籠有8000多平方米,里面有濕地、有樹木,完全模擬野外環境,50多只人工飼養的朱鹮在這里進行覓食、繁育等生存訓練,半年后環境適應力更強的朱鹮會成為野化放飛的備選種源。專家告訴記者,陜西范圍內的朱鹮是終年生活在一個地區、不隨季節遷徙的留鳥,但在歷史上,朱鹮也曾具備候鳥的特性。
上世紀中期,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西伯利亞以及我國東北地區具備遷徙特征的朱鹮逐漸滅絕,留鳥特征的朱鹮種群數量也急劇減少。如今,陜西境內朱鹮的保護取得這樣的成果,邁過了三道難關。
專家介紹,近些年,更多的科技手段被運用到朱鹮保護和放歸的研究中。其中,朱鹮佩戴的GPS衛星追蹤系統,就為朱鹮的跟蹤保護提供了數據支撐。
為了讓朱鹮種群對環境的適應力更強,降低環境變化對物種生存帶來的風險,從2007年起,陜西開始分步驟把秦嶺南麓的朱鹮向秦嶺北麓以及全國多地擴散。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統計,經過40多年的保護,野生朱鹮種群棲息地面積已從最初的5平方公里擴大到1.6萬平方公里。
登錄 登錄登錄南寧云賬號
忘記密碼?登錄
還沒賬號?立即注冊
其它登錄方式 QQ登錄 新浪登錄 微信登錄點擊頭像快速登錄
切換賬號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請輸入驗證碼
確定 取消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