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波正在修復一件瓷器。(王莉莉 攝)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莉莉)5月18日,山西博物院,距離9點開館還有一段時間,但入口處已有幾十位游客在排隊等待入館。此時,34歲的文物修復師李小波哼著《青花瓷》步行穿過如斗似鼎的博物院主館,沿著灰色外墻拐了幾個彎、經過幾扇門后,走進了自己辦公的地方——陶瓷組修復工作室。
(資料圖)
繼《我在故宮修文物》爆火后,前段時間,一場全國性的文物修復大賽再次將文物修復這個職業推到大眾面前。但作為讓文物“復活”的人,李小波和他的同事并不為熱鬧所改變,依然日復一日與器物進行著無聲的交流。
因家人喜歡收藏古玩,李小波自身又愛好美術,高考填報志愿時,便選擇了“冷門”的文物鑒賞與修復專業。
2010年,李小波大學畢業,有過兩年學徒經驗的他成為山西博物院的一名修復師,主攻陶瓷修復。
記者看到,李小波所在的這間60多平方米的修復室里沒有隔斷,正中擺放著一張巨大的工作臺,上面擱著各地方博物館送修的陶瓷器。
換上工作服,李小波托起桌上的一件唐白釉盤口雙系瓷瓶端詳了好一會兒,偶爾側著身子變換觀察角度,偶爾拿起鑷子輕點器物表面。
慢速工作、敬畏文物是李小波工作的日常,也是他入行第一天就從師傅那兒學到的“行規”。
文物修復是一門古老的手藝,始于春秋時期,跟大多數中國傳統手工藝一樣,除了吃得了苦,優秀的匠人還需得有天分。
在陶瓷器修復這個行當里,步驟繁雜,11年來,對每一件交到自己手里的文物,李小波都會按照流程一步不落地進行準備工作:拍照,測量尺寸,繪圖,采樣,檢測分析和修復實驗,制訂修復方案、報批方案。正式修復過程中,還要完成清洗、拼接、配補、打磨、隨色、仿釉6道工序。
這一系列的步驟中,哪一項是最難呢?
“道道都難。最難的是做舊隨色,這個步驟完全憑經驗累積,還要依靠個人悟性。”面對記者的問題,李小波說,截至目前,他的團隊累計已完成了1000余件文物的修復,“修到最后,‘感覺’最重要。”
經李小波修復的北齊時期的黃釉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過去追求的是修復部位與文物本體色彩、紋飾和質感等完好的視覺效果,但隨著不斷地總結與思考,逐漸意識到過度的干預修復部位可能會掩蓋文物本身的制作工藝和其攜帶的信息。”李小波說。
文物修復工作對于李小波來說,除了瓷器表面冰涼的觸感外,還有工作過程中那些難忘的回憶。
山西博物院主館“瓷苑藝葩”展廳內展示著180余件瓷器文物,其中一尊距今一千多年、北齊時期的國家三級文物黃釉尊的修復讓他印象深刻。說起這件文物的修復過程,李小波說:“初見這尊文物時,它已經被簡單地修復過,但修復方法粗糙,再次修復難度非常大。通過觀摩相近實物,查閱搜集文獻資料,以及對文物本體的研究后,開始了長達半年的修復,經過去除原膠粘劑、重新補配、隨色等一系列工作后,這尊北齊時期的瓷器終于展露了真身,我們也被一千多年前工匠的奇思妙想所震撼。”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民眾通過文物這一載體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看著展廳內擺放著“活”起來的文物,不善言談的李小波露出開心的笑容,他說:“如果不出意外,這件瓷器至少50年不用再修。”
經手修復的文物越來越多,但被李小波和同事們稱為職業病的“安全癖”卻愈發嚴重。“就是總怕文物在自己手上有任何損傷,尤其怕聽到東西掉落的聲音。”李小波舉例說,放置文物的時候得反復檢查,防止發生意外的磕碰和破損。“要始終保持對文物的敬畏。”李小波從事文物修復工作11年,遇到過各種挑戰,但所有成功修復的背后都是用技藝喚醒千年“歷史”的敬畏之心。
如今,山西博物院已擁有掃描電子顯微鏡、金相顯微鏡、拉曼光譜儀等設備,隨著文物修復理念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參與文物修復這項工作,用自己的雙手幫助殘破的文物重新煥發生機,讓人們可以通過文物跨越時空長河、碰觸歷史。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