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 · 白居易《觀刈麥》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2、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3、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資料圖)
4、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5、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6、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7、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8、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9、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10、譯文:農民終年沒有閑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11、夜里吹來暖暖南風,地里小麥蓋壟熟黃。
12、婦女用筐挑著食物,孩子提壺盛滿水湯。
13、相伴到田里送飯食,男人勞作在南山岡。
14、腳被地面熱氣熏蒸,背烤著火辣的陽光。
15、精疲力竭不覺酷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16、又見一位貧苦農婦,抱著孩子跟在人旁。
17、右手拿著撿的麥穗,左臂掛著一個破筐。
18、聽她回頭述說家境,聽的人都為她悲傷。
19、為了繳稅家田賣盡,靠撿麥穗填充饑腸。
20、如今我有什么功德,從來沒有種田采桑。
21、一年俸祿有三百石,到了年底還有余糧。
22、想到這些暗自慚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23、賞析:觀刈麥》是白居易任周至縣縣尉時有感于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于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
24、這首詩作于唐憲宗元和二年(807),詩人三十六歲。
25、周至縣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
26、縣尉在縣里主管緝捕盜賊、征收捐稅等事。
27、正因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對勞動人民在這方面所受的災難也知道得最清楚:詩人想到自己四體不勤卻飽食祿米,內心十分慚愧。
28、于是直抒其事,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29、擴展資料:創作背景《觀刈麥》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諷諭詩。
30、這首詩大約作于唐憲宗元和元年(805年)至元和二年(806年)間,是白居易任陜西盩厔(今陜西省周至縣)縣尉時有感于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
31、縣尉在縣里主管緝捕盜賊、征收捐稅等事。
32、正因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對勞動人民在這方面所受的災難也知道得最清楚。
33、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
34、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35、生于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
36、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
37、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
38、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
39、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
40、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
41、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42、和元稹并稱“元白”,和劉禹錫并稱“劉白”。
43、有《白氏長慶集》傳世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觀刈麥》觀刈(yì)麥 作者:(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44、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fù)隴(lǒng)黃。
45、 婦姑荷(hè)簞(dān)食(shí),童稚(zhì)攜壺漿(jiāng), 相隨餉(xiǎng)田去,丁壯在南岡(gāng)。
46、 足蒸暑土氣,背灼(zhuó)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47、 復有貧(pín)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遺穗(suì),左臂懸敝(bì)筐。
48、 聽其相(xiāng)顧言,聞者為(wéi)悲傷。
49、 家田輸稅(shuì)盡,拾此充饑腸。
50、 今我何功德,曾(céng)不事農桑。
51、 吏(lì)祿(lù)三百石(dàn),歲晏(yàn)有余糧。
52、 念此私自愧(kuì),盡日不能忘。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