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國自2021年啟動實施“種業振興行動”以來,一些基礎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取得了突破。
我國首次發布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
今天(18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我國首次發布的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的相關情況。
(資料圖片)
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圍繞當前農業生產用種需求,重點推介了10種農作物、241個優良品種。該目錄從當前農業生產緊迫需求出發,聚焦“米袋子”(水稻、小麥、玉米)、“油瓶子”(大豆、油菜、花生)、“菜籃子”(馬鈴薯、大白菜、結球甘藍)及重要戰略農產品(棉花),按品種推廣應用規律,將推廣品種劃分為骨干型、成長型、苗頭型和特專型,推出較為完整、遞次推進的品種推廣梯隊,引導推動品種更新換代。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要針對當前農業生產的急迫需求,加快優良品種推廣,集成應用良種良法良田良制和良機等綜合技術方案,另一方面,要瞄準未來發展的重大需求,加緊推進育種聯合攻關。
農作物種子總體供大于求 合格率98%
在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國農作物種子市場總體上供大于求,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8%。
從作物種類看,水稻種子供應總量,包括雜交水稻和常規水稻,大概在15.1億公斤,全國的需求量大概在8.5億公斤,供大于求;玉米種子供應量在16.5億公斤;大豆種子供應總量在8億公斤以上。
此外,今年國家儲備的5000萬公斤救災備荒種子也已經全部落實到位,29個省份也相應建立了省級種子儲備制度,可以滿足農業生產救災用種的需要。
我國“種業振興行動”取得積極進展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還在發布會上介紹,我國“種業振興行動”自2021年開始啟動實施,一些基礎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取得了突破。
2021年3月,我國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實施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農業資源普查。目前,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已經新收集了農業種質資源52萬份。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 楊海生:國家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和海洋漁業種質資源庫也已經建成運行,應該說這個庫可以滿足未來五十年發展的需要。國家的畜禽種質資源庫也已經開工建設,種質資源的精準鑒定利用等工作也在穩步推進。種質資源的保護利用水平大幅度提升。
此外,我國自主培育了三個國產白羽肉雞品種,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現在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15%;推出了國家種業企業陣型,從全國三萬多家種子企業當中,遴選出270家優勢企業;健全了由216個農作物制種大縣、262個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組成的國家級良種繁育體系,供種保障能力由三年前的70%提升到75%。
我國大豆油料科研育種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今年我國還將加力擴種大豆油料,在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大豆油料科研育種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目前,我國已保存大豆資源4.3萬份、油菜資源9600多份、花生資源8900多份,這些均居世界前列。目前,年推廣面積十萬畝以上的品種中,高油和高蛋白大豆品種占比達到41%,油菜品種實現全部“雙低”化,已育成抗倒宜機品種和抗根腫病品種。
此外,我國還將建立健全大豆油料品種展示示范網絡,在適宜生態區開展優良品種技術集成和示范,編制發布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加大大豆油料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力度,啟動實施重大品種推廣后補助政策試點,促進優良品種的推廣應用。
相關閱讀
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 優良品種、大豆油料、種業振興……農業農村部發布會“干貨”滿滿 我國首次發布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 引導推動品種更新換代 農業農村部:春耕生產用種有保障 繼續加強農業生產供種調度 我國新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12.4萬份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