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王 娟(中國女攝影家協會理事、遼寧省攝影家協會理事)
遼寧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被譽為“共和國工業長子”,為我國工業發展和國家建設作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而我的家鄉丹東,也曾經是聞名全國的輕工業名城。從事攝影30余年,遼東這方土地為我的工業題材攝影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資源。
(相關資料圖)
基于對家鄉的熱愛和對改革開放的禮敬,我長期把鏡頭聚焦工業現場,拍攝了大量工業題材作品。特別是近幾年,我有幸參與部分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的拍攝記錄工作,比如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烏東德水電站、京雄高鐵、贛深高鐵、本鋼新5號高爐等。
我國研制的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刀盤成功下井,標志著北京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翻開新篇章。
烏東德水電站大壩施工建設現場
無數個中國符號、中國奇跡,交匯成新時代的動人旋律。我用鏡頭記錄著一線工人忘我奮斗的感人場面,展示著大國重器的雄威,從不同維度展現中國工業建設成就和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力量。面對這些大國工程,我的心靈受到強烈震撼,精神世界獲得從未有過的蕩滌。
我喜歡工業攝影,對火熱的建設工地充滿了感情。深入大國工程拍攝現場,那些豐富的作業場景、不同生活際遇的勞動者及其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深地感動著我,促使我用相機將其凝固成一幅幅有故事、有情節、有溫度的瞬間。
藝術緣于生活,還要高于生活。想要拍好工業題材,既要近距離地深入現場體驗生活,又要進行文化角度的系統梳理與沉淀。我認為,這種“近”不僅體現在物理距離,更體現在心理距離。攝影者只有融入勞動現場,行走在廠房里、攀爬到高臺上,與工人“零距離”接觸,才能真切地體會他們的苦與樂,他們的愛與痛,才會敏感地捕捉到工程施工、產品生產中那些轉瞬即逝的動人時刻,在剎那間定格令人熱血沸騰的影像之美。
京雄高鐵建設者
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北京豐臺站建設現場
要使工業攝影作品具有藝術審美價值,必須通過攝影語言構建完美的形式感,表達作品的主題內涵,即“藝術地再現”。否則,工業攝影的創作就會陷入圖解式的“機器和人”的俗套之中。要在遵循工業題材拍攝規律的前提下,將更多的現代工業元素融入畫面,不著痕跡地將看似高大、冰冷和粗硬的拍攝對象,表現得富有美感、韻律和張力,從而呈現出濃厚的藝術韻味。同時,通過使用不同的攝影技法,巧妙地處理人與人、人與機械、機械與周圍環境的對比關系,達到紀實性與藝術性的最佳結合。
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
邊境口岸丹東站改擴建現場
更重要的是,拍攝大國重器這樣的工業題材,不僅僅是影像的記錄過程,更是把脈時代、記錄生活、見證人性的心路歷程。攝影者只有深入實際,與勞動者一起爬冰臥雪、風餐露宿,融入其間,才有可能感同身受,激發靈感,留下寶貴的影像歷史。而創作者的藝術心靈,也恰恰是在這一風雨無悔的過程中,得到極大震撼,獲得深刻體悟,完成一次次精神的升華。
我們這代人很榮幸地趕上了為實現偉大民族復興而努力奮斗的好時代,趕上了中國工業大發展的歷史巨變。記錄我國大工業的發展歷史軌跡,是當代攝影人當仁不讓的責任與使命。面對新時代、新機遇、新挑戰,我將繼續用鏡頭聚焦中國工業和中國工人,凝聚中國力量,為中國工業題材影像記錄與發展貢獻力量。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26日11版)
相關閱讀
廣西持續加力打好工業振興戰略主動仗 老工業老廠房,這道風景請留下 廣西出臺管理辦法推動工業遺產保護利用 南寧市大抓產業大抓工業奮力跑出“加速度” 邕寧區:抓好項目熱潮涌 發展工業勁頭足 高質量發展看廣東|走進廣東工業設計城 探尋我國工業設計產業轉型升級新道路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