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以北、嘉陵江以東,高科技產業園拔地而起,背靠遠山逶迤的黛影,此地正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慶、成都“雙核”中的“極核”之一——重慶兩江新區。
【資料圖】
2月18日,“走進區域看發展·川渝奮楫譜新篇”網上主題宣傳采訪團走進重慶兩江新區,在研發中心、生產車間、科研院所中,觸摸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采訪團參觀兩江協同創新區協同創新館
“川渝造”汽車加速度,駛向更廣闊的天地
在賽力斯汽車兩江智慧工廠的沖壓車間里,無人車沿軌道定點“送貨”,空中輸送系統“空降”物料,車身骨架在電光火石中焊接。
火熱的現場是一個縮影。兩江新區作為重慶市汽車產業發展的主戰場,聚集10家整車生產企業及200余家核心零部件企業。重慶整車制造實力雄厚,四川新材料等優勢突出,兩地同處于汽車產業300公里協作配套半徑內,一輛在重慶“出生”的汽車,身上多有來自四川的配套產品。
▲沖壓車間中無人車自動送貨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增長顯著,除了配套,許多重慶汽車企業希望在研發領域與川企加強合作。
在手機上簡單操作,遠程便能自動泊車;應對突發路況,系統能比司機更快剎車。互動性極強的智能駕駛輔助,深受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喜愛。“先進的技術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但這也是我們的短板。”長安汽車采購中心副總經理高麗蓉介紹,隨著汽車消費從“出行剛需”走向“個性消費”,聲電光學等領域更需專業人才助力。
▲采訪團記者試駕新能源汽車
例如,一些年輕人追求模擬跑車音浪,這涉及軟件工程師在聲學領域的研究。高麗蓉表示,成都是西南地區人才匯聚的“橋頭堡”,非常希望能加強和成都的人才合作,川渝共推智能體驗“更上一層樓”。“因為汽車行業競爭的根本,一定是人才的比拼。”
高品質生活加速度,“筑巢引鳳”吸引人才
登上兩江新區以東的山頂遠望,明月湖的千畝水面波平如鏡,湖畔星羅棋布分布著眾多科研院所。郁郁蔥蔥,宛如世外桃源。
人才是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讓環境“黏”得住人才,讓他們安居樂業?兩江協同創新區為此誕生。圍繞明月湖一周,打造了產學研合作基地、創新客廳、產業孵化基地、學校等,滿足人才的辦公、展覽、餐飲、子女教育等需求。景色宜人的明月湖也因此“出圈”,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采訪團記者參觀仿生機器狗
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位于湖區西側,結合兩江新區產業定位,重點發展智能化設備、環保應急等領域。一只名為“馮夷”的仿生機器狗是研究院的“明星”之一,得名于神話中的黃河水神,取“消除水患”之意。負責人張熙陽介紹,這只機器狗的工作內容是堤壩巡檢,通過“剁腳”感受足底震動,判斷力學傳感是否異常,從而對滑坡等險情進行預警。
形似青色海鷗的“青鷗30”氫動力無人機,具有巡航時間長、能垂直起降的特點,可以搭載紅外攝像頭進行森林巡檢,在十幾公里之外及時發現高溫異常區域,預警森林火災。談到從哈爾濱來到重慶的原因,負責人沈軼嶺表示,川渝在航空、應急等方面都有深厚底蘊,交流與合作機會眾多。
▲采訪團參觀兩江協同創新區協同創新館
中國西部地區豐富的應用場景,對高校同樣具有吸引力。上海交通大學在四川和重慶分別開設研究院,目前已孵化了多個科研項目。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偉介紹,研究院的重點工作是以上海高校科研優勢結合川渝重點產業,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低碳技術等領域,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速。例如,針對西部地區天然氣資源豐富的特點,開發出低碳化利用天然氣的新途徑。
國內外高校研究院的橋梁作用,同樣值得看重。“川渝已經從過去的人才流出地成為了人才聚集區。”劉偉表示,希望以研究院為載體,吸引更多人來川渝實習、工作,讓川渝成為筑夢之地。
(作者:葉燕 張芷旖)
相關閱讀
新春走基層|重慶兩江新區企業春節趕工忙見聞 【走進區域看發展】智慧賦能里的雙城新機遇 走進區域看發展丨裝上“數智”引擎 重慶汽車產業升級勢頭強 重慶:打造多元消費場景 點亮沿江“夜經濟” 走進區域看發展|2022年實現市場交易額1040億元 重慶公路物流基地亮眼答卷的背后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