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崖式下跌!5月基金發行慘淡收場背后:部分基金經理年內全線虧損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邱利 陳鋒 北京報道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發行市場遇冷,百億級爆款新基金已不見蹤影,5月份更是遭遇“斷崖式”下跌,新基金成立數量僅為37只,募集規模創下近5年來最低水平。偏股混合型基金更是“無人問津”,發行失敗現象頻現,年內共有3只新品募集失敗,其中不乏知名基金公司的身影。
(相關資料圖)
基金為何賣不出去了?瑞融資產首席研究員梁曉曼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基金發行失敗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市場環境影響,尤其在股票市場大幅下行情況下,極大提高了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對于權益類基金的投資會變得更為謹慎;另一方面,很多新基金申購資金來源于老基金的贖回,目前很多老基金陷入虧損,投資者被套牢,也間接影響了申購資金的供給。
單月發行規模創近5年新低
公募基金發行市場遭遇“寒冬”,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以認購起始日為統計口徑,5月以來共有37只新基金成立,同比減少近60%,發行數量創下2018年2月以來最低;基金發行份額僅為317億份,同比減少超66%,創下近5年最低水平。
具體來看,在5月發行并成立的37只產品中,近一半的新基金成立規模不足3億元,債基和央企主題ETF成了“主力軍”,貢獻超八成的發行規模。按照募集規模排名,前三的新基金均為債基,3只純債基金合計募集規模近150億元,央企主題ETF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4只央企主題ETF成立規模均為20億元。
另一邊,權益類基金就顯得“無人問津”了,在5月發行并成立的權益類基金中,最高發行規模僅為2.74億元,其余多數基金的成立規模在千萬元級別,例如東方阿爾法瑞豐A、國泰君安周期精選A、國泰君安創新成長A、富安達智優量化選股型A等成立規模均在1000萬元左右。
新基金緣何陷入“滯銷”
加大新基金的發行力度,一直是基金公司擴大規模的重要途徑,但不少知名基金經理一味發行新基金,大刀闊斧的擴充管理規模,投研團隊的實力和業績卻沒有跟上,旗下基金產品陷入大幅虧損,導致投資者們望而卻步。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募基金發行市場遇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市場風險偏好下降,投資者對市場前景不確定性增加、新產品的風險認知提高、基金公司的信任度下降等。而新品發行失敗的原因包括投資者對該產品的風險認知不足,基金公司的營銷策略不當,市場環境不利等因素。
張雪峰還指出,基金發行降溫帶來的負面影響頗大,可能會導致基金公司的收入減少,對其業績產生影響。同時,二級市場也可能會受到影響,因為新基金的發行通常會帶來一定的市場流動性。
“當前無論是兩市日成交量,還是基金發行量都處于低點。”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期受到市場大環境影響,基金發行較困難,基金發行遇阻、募集失敗也是市場處于低迷狀態的一種表現。不過,這也說明目前市場已處于底部區域。從逆向投資角度來看,當前也是布局一些被錯殺的優質股票、優質基金的時機。
影響發行成敗的背后是業績
隨著公募發行市場降溫,新基金發行失敗現象頻現。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3只新品募集失敗,且均為偏股混合型基金,包括中信建投均衡成長混合、國融光伏主題行業優選混合、鵬揚進取先鋒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宣布合同不能生效的時間分別為1月、3月和5月。
投資者為何不買單了?業內人士指出,大部分新品都是因為未能募集到2億元資金,不滿足基金成立條件而發行失敗,這背后與市場環境、渠道推廣能力,以及投資者風險偏好等因素都息息相關,但也不排除基金公司自身原因,包括基金經理近年來業績表現不佳,都會影響基金發行規模。
在前述發行失敗的產品中,不乏知名基金公司的身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鵬揚基金管理規模為838億元,位列個人系公募第一,而新品背后擬任的基金經理是趙世宏,為鵬揚基金旗下名將,不過近兩年來業績表現較差。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趙世宏管理規模為26.3億元,目前在管產品共有7只基金,如果鵬揚進取先鋒沒有發行失敗,就將形成基金經理“一拖八”的局面。
今年以來,截至5月31日,趙世宏管理的7只基金收益全線“告負”,無論AC份額基金凈值均是下跌,業績排名也明顯落后,其中有3只基金年內凈值跌幅超15%,特別是2021年至2022年以來發行的新基金,目前都處于虧損狀態。時間拉長來看,虧損最為嚴重的是鵬揚數字經濟先鋒,成立近兩年以來虧損幅度高達40%,另外鵬揚競爭力先鋒一年持有、鵬揚豐融價值先鋒一年持有2只基金成立以來,虧損幅度在30%和20%左右。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