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登基之前,秦瓊備受重用和禮遇,而且戰功赫赫,與尉遲恭、程知節等人一起成為大唐開國功臣;李世民登基之后,秦瓊待遇立馬降低,此后十二年默默無聞,得到的待遇也很一般,凌煙閣功臣排名也只是最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李世民對秦瓊的態度為何反差這么大,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呢?
武德九年(626年)七月二日,秦王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他帶領部下埋伏在玄武門內,將毫無防備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殺死,并逼迫李淵交出大權。
九月三日,李淵正式禪位給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稱帝,并對參與玄武門之變的功臣進行了封賞,其中秦瓊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食邑七百戶。
貞觀十二年(638年)秦瓊去世之后,李世民下詔秦瓊陪葬昭陵,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貞觀十七年(643年),李世民確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秦瓊也位列其中。
表面上看,李世民對秦瓊似乎還不錯,但細細推敲就會發現,在所有玄武門之變功臣當中,秦瓊的待遇其實是最差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秦瓊
從三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第一個方面,從食邑上來說,秦瓊只有七百戶,少得可憐。
玄武門之變功臣當中,作為功臣第一集團的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和尉遲恭等人,他們都得到了一千三百戶食邑,即便是功臣第二集團的侯君集和張公謹等人,他們的食邑也達到了一千戶(包含后來加封的食邑)。
反觀秦瓊,李世民只給了他七百戶食邑,再沒人比他更少了,而且一直到他去世都沒漲過,這顯得十分不正常。
第二個方面,從官職上來說,其他功臣后來都節節攀升,只有秦瓊一成不變。
秦瓊在玄武門之變后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這個職務不算低,是十二衛大將軍之一,正三品,與尉遲恭和程知節等武將官職相當,李世民在這一點上并沒有虧待他。
但是,在隨后十二年時間里,其他功臣要么升官,要么得到重用,只有秦瓊的官職一點都沒有變化,到死都只是左武衛大將軍,而且長期沒有實際履職。
尉遲恭
不僅如此,秦瓊人生的最后十二年,一點存在感都沒有,既沒有參與國事,也沒有領兵在外打仗,這與尉遲恭、程知節等人頻繁活動形成鮮明對比,甚至還不如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的張亮等人。
按照秦瓊自己的說法,他是因為打仗受了好幾次重傷,導致他經常生病,所以無法正常工作的。“其后每多疾病,因謂人曰:‘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余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后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其實,秦瓊大概率是在裝病,道理其實很簡單,為何玄武門之變前他不生病,之后卻一直生病呢?
秦瓊之所以這么做,要么是因為他不愿意見李世民,要么是李世民不愿意見他。
第三個方面,從功臣排名來說,秦瓊雖然進入凌煙閣功臣名單,但排名最末。
對于去世的玄武門之變功臣,李世民給的待遇通常是,陪葬昭陵,追封更高官職,入凌煙閣功臣名錄并懸掛畫像。
當初,李世民在讓閻立本畫功臣像的時候,曾說過不以功勞大小確定排位,而是以功臣最高官職(包含追封官職)排序。
長孫無忌
一般而言,功臣死后追封的官職往往要比實際官職大得多,比如說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就被追封為司空或者司徒,這些官職是他們生前不曾擔任的。
在確定凌煙閣功臣的時候,很多人都還活著,秦瓊算是去世得比較早的,也獲得了李世民追贈的官職,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排在了最后一名,可見他混得有多慘。
事實上,秦瓊死后之被追贈徐州都督這個官職,這在唐朝歷史上真的拿不出手,很多二流人物去世之后被追贈的官職都與他相當或者更大。
那么,是不是因為秦瓊功勞不夠大,所以李世民才不愿意追封他更高的官職呢?
顯然不是,秦瓊的功勞其實很大,他早年在多路諸侯手下干過,但都不順心,后來他因為兵敗而投靠唐朝,得到了李世民的禮遇,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在消滅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和劉黑闥的戰爭中居功甚偉,是唐朝統一全國的大功臣,也是擁立李世民登上皇位的功臣。
在李世民手下,最能打仗的幾個人,無非是尉遲恭、程知節和秦瓊等數人,其中尤其以秦瓊最拼命,他作為將軍,每次打仗都把自己當前鋒用,甚至單槍匹馬也敢沖鋒,但也正如他所言,受傷特別多,不過他毫不在乎。
李世民
所以說,秦瓊在功勞這一塊是沒什么可以挑剔的,但李世民卻在他死后,只給他追封了徐州都督這個官職,導致他在凌煙閣功臣榜上排名最末,這也是很不正常的。
總而言之,以秦瓊的功勞和表現,李世民不至于這么“慢待”他,這是怎么回事呢,李世民和秦瓊之間究竟有何問題呢?
原來,李世民與秦瓊實際上在玄武門之變之前,就已經君臣離心了,之所以會如此,還要從秦瓊投靠唐朝開始說起。
當初,秦瓊與程知節一起在王世充手下效力,后來他們覺得王世充為人奸詐,不是個可以效力的明主,于是趁李世民率軍與王世充對峙的時候,帶領人馬投降了李世民。
李世民早就聽說秦瓊勇武過人,便準備留下他,但李世民不敢擅自做主,于是上書稟告父親李淵,李淵也覺得秦瓊是個將才,便下旨留下他,讓他在秦王府效力。
李世民對秦瓊非常禮遇,還封他為馬軍總管,跟隨自己一同駐守長春宮。
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率領秦瓊等人往河東與劉武周手下大將宋金剛、尉遲恭作戰,在美良川和介休等地數次將其擊敗,斬殺敵軍二萬余級,并最終迫使尉遲恭獻出數座城池后投降。
李淵
這是唐朝建立后取得的一次大勝利,秦瓊在戰爭中表現最為突出,功勞也最大,讓李淵和李世民都感到十分驚喜。
秦瓊作為李世民的直接下屬,在論功行賞的時候,應該先由李世民提出方案,報李淵批準后實施。但還沒等李世民制定出封賞方案,李淵的詔書就來了,“又從征于美良川,破尉遲敬德,功最居多。高祖遣使賜以金瓶,勞之曰:‘卿不顧妻子,遠來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為卿用者,當割以賜卿,況子女玉帛乎?卿當勉之。’尋授秦王右三統軍”。
不得不說,李淵說話挺肉麻的,特別容易讓人感動,他作為大唐天子,其實不必如此對待臣子,那他究竟想干啥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李淵在收買人心,他是有意拉攏秦瓊的,他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限制李世民的權勢,從而加強自身權威,并確保李建成太子之位穩固。
其實,李淵與李世民的矛盾,早在唐朝建立之初李淵封李建成為太子之時就埋下了。
當初晉陽起兵,李世民作為主謀,李淵曾許諾他說,事成之后封他為太子,但唐朝建立之后李淵卻食言了,李世民因此非常惱火,一直有爭奪太子之位的野心。
李世民
對于李世民的野心,李淵時有所防備的,但他不得不依靠李世民為自己打天下,所以給了他很大的權勢,讓他成為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人物。
不過,李淵也是個很狡猾的人,李世民雖然大權在握,但他也不斷在搞小動作,對李世民進行掣肘,而收買秦瓊就是其中之一。
對于李淵的做法,李世民雖然很反感,但不好明說,只能對秦瓊更好,盡量將秦瓊給籠絡住。
在隨后的日子里,李世民對秦瓊好得不得了,委以重任不說,還十分尊重他的意見,可以說將他當做左膀右臂了。
但是,讓李世民想不到的是,李淵為了拉攏秦瓊,比他想象的還要積極百倍。
尉遲恭投降后不久,李世民又擊敗了宋金剛,秦瓊戰功卓越,“又從破宋金剛于介休。錄前后勛,賜黃金百斤、雜彩六千段,授上柱國。”
竇建德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擊敗竇建德和王世充之后,秦瓊又立下大功,李淵的使者再次帶著詔書來了,“世充平,進封翼國公,賜黃金百斤、帛七千段。”
李淵一而再、再而三施恩于秦瓊,這就讓李世民覺得,秦瓊是更感謝自己呢,還是更感謝父親李淵呢?
這個疑問自然是沒有答案的,只有秦瓊自己心里清楚,李世民無從知曉。
轉眼到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與李建成的爭奪進入關鍵時期,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力勸李世民發動政變,杜如晦和房玄齡也冒死助力,但秦瓊卻一點也不活躍,既沒有表達什么態度,也沒有什么實際行動。
到了玄武門之變那天,秦瓊的表現就更差了,一向喜歡當前鋒的他,既沒有像尉遲恭一樣沖在最前面,也沒有在玄武門前抵御前來支援李建成的三千余長林軍,其表現甚至不如尉遲恭身邊那個小卒,一箭射中了李元吉的腿,讓李元吉跌下馬去,最后被尉遲恭射殺。
總之,秦瓊在玄武門之變中的表現肯定不怎么樣,不然史書上肯定會大書特書的,只能說他作為參與者,立下了一些小功勞而已。
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何等英明,誰表現好誰表現不好,他心知肚明,因此在玄武門之變后,他將尉遲恭和長孫無忌的功勞列為第一。
至于說秦瓊,李世民難免會懷疑他出工不出力,甚至會認為他因為得了李淵的賞賜,心里其實是反對李世民發動政變的,誰知道呢?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李世民對秦瓊產生疑慮了,也不再那么信任他了。
但是,李世民是不吝賞賜的,而且他也是要顧全大局的,所以他還是封賞了秦瓊,但秦瓊以后想要更大的發展,就非常困難了。
對于秦瓊而言,他眼看著別人得到的封賞都十分豐富,自己卻淪為末流功臣,心里也明白李世民懷疑他是保皇派,所以他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來實施自保了,而稱病在家不出就是個很好的辦法。
大約就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秦瓊就開始生病了,而且他每次見人都要強調,自己是因為以前打仗受了重傷,落下了病根,所以無法為國家效力。
秦瓊
其實,秦瓊是不是真的生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急流勇退,李世民會覺得他識趣,自然就會留他一命,還會給他基本的功臣禮遇,甚至讓他的子孫也受恩惠。
在秦瓊人生最后十二年時間里,他除了經常生病之外,沒有任何其他活動記載,這就說明他啥事也沒干,就是在家好好過日子,直到去世。
至于說,玄武門之變后,秦瓊與尉遲恭為李世民守門,被民間稱為門神的故事,那都是杜撰的,也是不可能發生的。
貞觀十二年(638年),秦叔寶去世了,當時他的兒子秦懷道只有十四歲,李世民念及他對唐朝的功勞,讓秦懷道到太子府擔任千牛備身,任期滿后外放為縣令,封為歷城縣開國公,可以說是相當優待了。
最后一個問題,秦瓊有沒有可能因為感激李淵,從而變成一個保皇派,與李世民走向對立面呢?
答案是秦瓊會因為感激李淵而憐憫他,但不會成為保皇派。
秦瓊
據記載,秦瓊出生在一個武將世家,受到了良好的家教,他從小有志向氣節,非常重義氣,對朋友可以兩肋插刀。
當初,秦瓊之所以與程知節一起投降李世民,除了因為王世充為人奸詐之外,還在于他們仰慕李世民的武功與人品,并且李世民對他們也都很好,所謂英雄惺惺相惜嘛。
秦瓊在李世民的帶領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走向了人生巔峰,可以說沒有李世民他就不會青史留名,這不是每個人都給得了的,哪怕是皇帝李淵呢。
李淵
至于說李淵,他當然也很欣賞秦瓊了,但像秦瓊這樣的人,顯然不是用名與利就可以收買的,所以秦瓊只會感激李淵,但不會因此背叛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中,秦瓊或許就是因為曾經受過李淵的恩惠,所以表現得給人一種不賣力的感覺,但他絕對沒有想過當什么保皇派,他肯定會支持李世民的,只不過對李淵有所收斂罷了。
當秦瓊意識到李世民對他有誤解的時候,他也知道自己辯解也是無用的,所以他選擇急流勇退,以生病為由退居二線,讓李世民對他放心,從而得以善終。
李世民登基之后,對秦瓊確實不如從前好,但因為秦瓊知進退,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所以他在明面上維護了與李世民的關系,也使得自己得以保全,可以說是個有智慧的武將了。
責任編輯: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