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
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同高效 “新三樣”跑出加速度
數據顯示,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已連續六年全國第一。在今年上半年,廣東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5萬億元,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出口分別增長7倍、27.7%、57%。大灣區是如何搶抓“風口”,守穩優勢,持續跑出“加速度”的?
廣東臺記者 康亢:過去的一年,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接近130萬臺,這意味著,全國每6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輛是廣東造,這僅僅是灣區在新能源賽道上的造車體量。
大灣區新能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完備的產業鏈和科技創新積累,是車企最大的底氣。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大灣區同時也成為全國鋰電產業集聚地。截至2022年底,粵港澳大灣區擁有鋰電企業數量超過了1.77萬家,占全國的12.4%。前段時間,在廣東江門,這家先進動力電池工廠正式投產,滿產后,每年可供應、裝配全球70萬輛新能源汽車。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教授 謝正超: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檢驗電池安全性的針刺實驗,刀片電池在被刺穿了以后,由于它刀片狀的設計,散熱性會比較好一點,這樣就避免了它的爆炸與起火,我們已經掌握這個行業的核心技術。
在廣州黃埔,這家生產電磁線的企業研發的新能源汽車用漆包線加工工藝,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產品在應用設備中體積減少25%,功效比提升20%,目前已成功配套我國新能源汽車75%以上品牌。
產業協同高效,海外訂單也越來越多,在南沙港、東莞港等大灣區的多個港口,上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排隊裝船出海成為新常態。在深圳鹽田港,原有通過滾裝船運輸的方式,已不能完全滿足出口需求,量身定制、整車裝箱,中國產新能源汽車,登上遠洋貨輪,出口世界各地。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