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行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普遍降至3%以下——(引題)
怎么看存款利率調整?(主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銀行又降息,是繼續儲蓄還是選擇新的理財項目?最近,不少儲戶在反復掂量。
5月,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恒豐銀行相繼宣布下調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產品利率。4月,山東、河南、湖北、陜西等多地的中小銀行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據市場機構統計,目前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定期存款持牌年利率最高值已普遍低于3%。
如何看待存款利率調低?會不會由此出現居民存款“大搬家”?這對理財市場意味著什么?
多重因素助推利率走低
存款利率往往與貸款利率保持同方向變動。
4.85%、4.80%、4.75%、4.65%、4.60%、4.45%、4.30%……自2019年8月起,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開始逐步走低。今年5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最新LPR,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連續9個月維持在較低水平。
同期,存款利率也步入下降通道。從中國工商銀行等幾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發布的存款信息來看,2019年至2022年初,1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掛牌年利率普遍為1.75%,3年期是2.75%,5年期是2.75%。如今,1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年利率約1.65%,3年期為2.60%,5年期為2.65%。相比之下,這三類存款產品年利率已分別下降0.1、0.15、0.1個百分點。
以中國建設銀行為例,3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掛牌年利率為2.60%,如果單筆存款金額達到2萬元,年化利率可上浮至2.77%;如果單筆存款金額達3萬元,年化利率可上浮至2.87%。不僅如此,該行大額存單年利率也由2020年4.125%降至目前3.1%。從其他銀行來看,定期存款利率也普遍低于3%,雖有一定的上浮優惠,但只針對大額存單、新注冊客戶、個人養老金賬戶等情況。
居民存款需求增大,也是定期存款利率調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去年以來,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人民幣存款延續較快增長態勢。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指出,隨著我國市場化利率體系和利率傳導機制不斷理順完善,理財打破剛性兌付后與存款的利差也趨于收窄,企業和居民理財資金回流為表內存款。同時,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實體經濟的生產流通傳導、消費需求等恢復仍有時滯,經濟循環阻滯摩擦未消,也導致貨幣流通速度降低,市場主體的貨幣持有量和預防性儲蓄存款上升。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受銀行存款定期化和銀行間存款競爭壓力影響,銀行負債端成本剛性較強。相比之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舉措讓銀行資產端收益率持續承壓。此時,規范帶有靠檔計息特點的創新存款產品、對結構性存款實施“壓量控價”、加強互聯網存款管控、規范協議存款業務、引導銀行下調部分定期類存款利率上限等,有利于銀行實現“促讓利、穩經營、防風險”之間的平衡。
“當前,在經濟修復過程中,實體內生融資需求有待進一步提振,銀行貸款利率也將堅持穩中有降,以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在廣譜利率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也會適當下降。”溫彬說。
儲戶積極適應變化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無論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還是通知存款,利率的下調都備受儲戶們關注。
相當一部分儲戶依然看重定期存款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歐敏賢將自己儲蓄的1/3投入到定期存款中。在她看來,購買定期存款的目的是以備不時之需,定期存款產品利率下降并不會對自己的決策有太大影響。“這部分錢,安全性和便利性是最重要的,利息高一點低一點沒有太大關系。”歐敏賢說。
“我工作時間比較短,積蓄還不多,在銀行存款主要是為了培養自己在生活中精打細算的好習慣。”在北京從事互聯網工作的顧欣怡說,目前自己活期和定期都會存,以活期為主。“損失一兩千元的利息,卻能換回好幾萬元隨時可動用的流動資金。現在3年定期、5年定期利率走低,活期存款存取靈活的優勢更加凸顯。”顧欣怡說。
也有不少儲戶主動尋求理財渠道的多元化。
最近,湖南居民張恬對各類理財知識的關注度明顯提高。一直以來,她都將一部分積蓄以定期存款形式儲存起來。“以往定期存款利率變動不大,現在利率市場化程度高了,不同時點買的定期存款產品收益差別還不小。我準備增加這方面的知識儲備,爭取選出一些性價比高的理財產品替代存款。”張恬說。
對家住天津的袁博文而言,定期存款一度是最主要的理財方式。定期存款利率接連走低,讓他坦言“壓力有點大”。“前幾年,大型銀行大額存單年利率都在3.5%以上,我把大部分積蓄投入其中。而今,不僅定期存款利率降了,大額存單利率也跟著降了,這確實增加了我理財的難度。”袁博文說,對于股票、債券、基金等渠道,自己也開始加強學習,以豐富理財渠道。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4月份人民幣存款減少4609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萬億元,自2022年2月以來同比首次轉負。據分析,住戶存款下降有消費意愿增強的因素,居民存款回流理財也是原因之一。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吳文鋒對本報記者說,銀行最主要的業務是存貸業務,存款和貸款之間的利息差直接影響銀行的盈利能力和防風險能力。在持續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的背景下,中長期存款利率出現下降,且與短期存款之間的“價差”不斷縮小,有利于平衡銀行的債務期限結構,提高銀行貸款的積極性并鼓勵居民消費。
銀行持續提高服務能力
銀行如何應對存貸兩端的壓力?目前,各大銀行都正在積極順應客戶需求提供差異化的理財選擇。比如,對于風險偏好較低的客戶,繼續堅持加強存款配置;對于風險偏好較高的客戶,則推薦客戶采用存款、理財、基金及保險等產品進行均衡配置。
記者從興業銀行了解到,該行于2021年7月20日和2022年9月21日兩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其中,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累計下調55個基點,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累計下調50個基點,調整幅度明顯大于其他期限產品。“盡管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隨行就市下調,但我行長期定期存款規模仍保持穩步增長。”興業銀行相關業務負責人說,隨著金融知識宣傳普及,廣大儲戶對于存款利息波動接受程度更高,儲戶對存款利率下調的反應總體平穩。
該負責人表示,興業銀行一直以來與客戶保持著良性互動關系。一方面,銀行發動各分支機構的專業團隊就市場利率下降趨勢等問題進行解釋引導;另一方面,銀行還積極引導儲戶基于風險、收益、流動性三大投資要素綜合考量,豐富投資品種、提高客戶資產組合收益。
專家認為,應對存款利率下行,商業銀行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是關鍵。“比如,商業銀行除了幫助客戶實現儲蓄增值外,還應提升稅務咨詢、法律建議、長期財務規劃等專業服務能力,以更優質的服務吸引客戶。再如,商業銀行可通過加強數字化建設,運用數字化手段服務更多優質民企貸款客戶。”吳文鋒說。
“目前,我行整體貸款增量及增速均穩居股份制銀行前列,綠色貸款、專精特新企業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及對公普惠貸款增量、涉農貸款增量也位居股份制銀行前列。”興業銀行相關業務負責人說,接下來,興業銀行將通過存款結構優化、精細化定價管理,有效控制負債成本,為持續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目前存款利率已經處于較低水平。隨著宏觀經濟恢復、融資需求上升,2023年存款利率進一步下降的空間相對有限。對居民來說,應注重平衡好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如果追求穩健的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適當配置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及貨幣基金、儲蓄國債等。“中小銀行負債吸儲難度大、成本高,應持續通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等方式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引導和監管,保持存款市場良好的競爭秩序,推動銀行理性吸收存款并降低負債成本。”董希淼對本報記者說。(記者 王俊嶺)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