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信貸社融強勢回暖?
(資料圖)
市場關注的新一期金融數據出爐。4月11日,央行發布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從數據變化來看,一季度新增信貸總量超出預期,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另3月央行公布的社融、信貸、M2同比增速也均高于市場預期,作為宏觀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各項金融數據表現強勁,這也預示著國內經濟復蘇動能在不斷增強。
住戶貸款增幅顯著
一季度人民幣新增貸款增幅顯著。央行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同比多增2.27萬億元,信貸投放順利實現“開門紅”。
分部門看,對公貸款仍占主導,居民貸款亦明顯改善,信貸結構更加均衡。具體看,住戶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65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9442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99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17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68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980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791億元。
具體到3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89萬億元,同比多增7497億元。
分部門看,企業貸款尤其是企業中長期貸款,仍為當前新增信貸的主要拉動力量。具體看,3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7萬億元,同比多增2200億元;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2.07萬億元,同比多增7252億元。在信貸維持高景氣度情況下,部分銀行仍需通過壓降票據資產來騰挪信貸額度,票據融資維持少增格局。3月票據融資減少4687億元,同比少增7874億元,延續年初以來的回落態勢。
另外,業內關注的3月住戶貸款增加1.24萬億元,同比多增4908億元,居民端信用擴張繼續向好改善。其中,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6348億元,回到2021年同期水平,同比大幅多增2613億元;居民短貸增加6094億元,同比多增2246億元,處于歷史高位。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主要是伴隨疫情以來的累積需求加快釋放、房地產銷售收入由負轉正,居民按揭貸款呈現明顯的回暖跡象。3月以來,監管展開對不法貸款中介的專項治理行動,規范貸款市場秩序,也有助于按揭市場穩定,帶動居民中長期貸款整體反彈力度較大;另外居民短貸增幅明顯,則主要是在宏觀經濟景氣度提升、消費場景和需求恢復,以及零售貸款價格下行拉動下,消費類信用擴張強度繼續提升,同時經營貸也成為居民端信用擴張的重要支撐。
針對住戶貸款投放回暖趨勢,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及研究部總監龐溟同樣稱,地產銷售點狀復蘇、邊際改善帶來的“小陽春“,拉動了住戶中長期貸款增長并有效抵消新一波提前還貸高峰影響,商品與服務消費復蘇動能加強,則帶動住戶短期貸款連續第二個月穩步多增,但他也認為,居民消費的修復仍需包括金融政策在內的各項政策支持與呵護,有序擴大金融支持消費信貸的規模、穩步降低個人消費信貸成本,以提振居民消費能力與意愿。
企業貸款雖受票據融資拖累,但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均持續穩增,反映銀行適度靠前充裕投放的政策部署,市場主體內生需求不斷修復、積聚動能,基建、城投等政府相關貸款投放也為企業中長期貸款提供支持。
社融增速持續上行
信貸投放強勁增長促成了社融增速持續上行。初步統計,2023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47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2.36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606億元,同比少增1144億元;委托貸款增加681億元,同比多增221億元;信托貸款減少41億元,同比少減1649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4683億元,同比多增3892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8480億元,同比少4718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1.83萬億元,同比多2470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2149億元,同比少833億元。
從結構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長顯著,這也成為支撐新增社融多增的主要因素之一。一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73.6%,同比高4.5個百分點;政府債券占比12.6%,同比低0.5個百分點;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占比3.2%,同比高2.5個百分點;企業債券占比5.8%,同比低5.1個百分點。
具體到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3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億元,延續高位。
結構上,溫彬分析,表內信貸、政府債和企業債融資維持較高規模,成為當月社融新增的主要支撐。同比看,表內信貸和非標融資形成拉動。3月表內信貸新增規模達到3.95萬億元,在社融中占比73%,仍為社融主要貢獻項;財政政策繼續前置發力下,3月政府債凈融資6022億元,盡管較去年同期減少1052億元,但維持相對高位;企業債發行規模多增,但在償還量較大下,3月企業債凈融資3288億元,同比小幅縮量。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同樣稱,3月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券融資同比繼續少增,但較上個月明顯改善,反映企業信用環境整體在改善。他認為,社融強勁表現,主要是國內經濟前景改善,紓困、穩增長政策支持,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回暖和企業信用環境整體改善。
另在貨幣供應方面,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1.46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3個百分點,延續高位;狹義貨幣(M1)余額67.81萬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比上月末低0.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10.56萬億元,同比增長11%。一季度凈投放現金961億元。
“3月信貸維持同比多增,存款派生能力仍強,且財政政策繼續前置發力,繼續為M2高增長提供支撐。另一方面,受去年同期基數相對偏高影響,M2同比增速環比小幅回落。”溫彬解讀道。
龐溟則稱,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財政支出發力前置的背景下,M2增速相對穩定,不過M2-M1剪刀差繼續擴大,也顯示企業預期和實際投資需求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實體經濟活躍度仍需政策繼續呵護改善。
另在人民幣存款方面,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萬億元,同比多增4.5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9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3.18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2974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7987億元。其中,3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5.71萬億元,同比多增1.22萬億元。?
避免“大開大合”
在業內看來,從金融數據可以看出,在實體融資需求持續修復、銀行擴表主動性強、穩增長政策延續發力以及低利率貸款環境下,一季度信貸投放保持了較快節奏,超預期完成“靠前發力”和“開門紅”目標,債券融資總體旺盛,有助于提振信心、加快寬信用進程。
在信貸總量延續擴張的同時,信貸擴張的平衡度也在改善。一方面,3月零售貸款在新增信貸中的占比顯著提升,去年以來對公與零售嚴重失衡的狀況得到優化;另一方面,在監管引導和經濟修復平衡下,區域間信貸投放更加均衡,機構間信貸分化也有所收斂。
溫彬認為,下一步,要保持貸款平穩增長,避免“大開大合”,同時,為避免“大水漫灌”,防止資金空轉,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也需要后續對信貸投放總量和節奏進行適當控制。預計全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信用擴張力度較大,從而為經濟穩固運行和持續整體好轉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當前信貸投放其實就不算是過快,就像國常會說的‘當前經濟恢復正處于關鍵期’,”龐溟同樣稱,信貸投放靠前發力、精準發力是適時的、必要的、管用的,對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呵護市場主體內生需求、有效支持實體經濟來說都必不可少。細看數據,其實并沒有太多過熱過火,比如票據融資被壓去了中長期貸款,看起來就讓后者比較紅火。
周茂華則說到,3月信貸供需兩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在回暖,房地產融資環境在改善,目前利率和貨幣供應量保持在合理水平或區間;但另一方面,國內消費和內需仍處于恢復階段,需要適度貨幣環境支持,國內仍需要繼續落實好一攬子紓困與穩增長政策措施,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薄弱環節和重點新興領域支持,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