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臺州聚合? 激發“化學反應”(主題)
解放日報記者 陳抒怡
(資料圖)
“海外客戶們都驚呆了!他們說我們引發了一場行業革命。”說起6月18日在德國科隆舉辦的國際休閑用品及園林生活博覽會,浙江永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發中心負責人洪麟芝神采飛揚,“往年都是我們去國外知名品牌的展臺上學習,這次換成他們到我們的展臺上參觀了,終于揚眉吐氣了一回。”
在那次博覽會上,浙江永強集團發布了自主研發的智能園林系統產品,突破性的智能生態鏈設計讓不少海外客戶直呼“沒想到”,并當場收獲了一批意向客戶。“這次產品發布鞏固了我們在行業中的領軍者地位。”洪麟芝如此判斷。
很少有人知道,這款讓這家總部位于浙江臺州的企業揚眉吐氣的產品,是由成立僅一年半的上海研發中心牽頭設計的開山之作。
當臺州雄厚的制造業家底和上海的人才優勢、市場資源一結合,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資源要素加速匯集、共享互補,引發了一場面向全球市場的化學反應。
而這,正是長三角產業科技協作的一個縮影。
親近
臺州是長三角外向型經濟大市。志在全球的臺州人,似乎潛意識里就對上海有著親近感。一位臺州領導告訴記者,他在調研時問當地的企業家們,你們的研發中心在哪里,十有八九得到的答復是“在上海”。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滬臺州人超過30萬,臺州人創辦的企業有3萬多家,稅收100多億元。上海成為許多臺州人與世界連接的窗口。
1995年,23歲的臺州溫嶺人王相榮和兩位合伙人租下一間房子,從事水泵的開發、檢測和企業的設備供給。4年后,王相榮參加了溫嶺市政府組織的歐洲考察團,這趟歐洲之旅讓他嗅得商機——花園泵在歐洲市場巨大,且國內生產成本僅為歐洲的一半。2001年,臺州利歐電氣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成為臺州第一家出口歐盟的水泵生產企業,王相榮從此有了個“臺州泵王”的外號。
也就在那時,王相榮打算在上海設立一個辦事處。“就在這個地方。”如今,在位于上海普陀區利歐集團的辦公室里,王相榮用手一拍桌面。經過十多年發展,這里從一個辦事處擴大成為集團的管理總部。“企業要發展,一是要有國際市場,二是要有人才。”對于王相榮來說,選擇上海是最優解。之后,他索性把家搬到了上海。
回頭來看,那次選擇讓王相榮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轉型。“就我個人來說,上海這座城市幫助我完成了從‘實業家’向‘實業家+投資人’的身份轉變。”王相榮說。2014年,利歐股份開始布局數字廣告業務,并以一系列收購、投資實現數字化轉型,第一個并購標的就在上海;2016年,王相榮在上海的辦公室里接待了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1小時后,王相榮拍板成為理想汽車的領投人。
現在,王相榮又在考慮一種新的融合。“我們要把新能源汽車的一些發展成熟的技術,應用到傳統的水泵、電機上,讓傳統制造業完成智能化、數字化改造。”王相榮操著一口濃重的臺州口音,道出他的下一個計劃。
王相榮的故事不是個例。通過上海這個大碼頭、大平臺,很多臺州企業走出一條新的發展路程。 下轉 5版(上接第1版)在此過程中,上海給這些臺州人夢想成真的幸福感、奮斗得償的成就感。
推動
人的流動,讓上海和臺州有了合作的基礎,之后,怎樣才能再加一把火?
在臺州,一個故事總是被津津樂道:2003年,參加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專家在南京參加會議后回到賓館休息,聽到敲門聲,開門一看,來者拎著兩包材料,挨個房間送材料并解釋:臺州需要長三角,長三角應吸納臺州。憑著這股闖勁,2003年8月,臺州正式被接納為長三角協調會一員。此后,臺州大力提倡“滬智臺廠”“滬店臺廠”,鼓勵臺州企業到上海建立研發基地和銷售窗口,都得到上海的大力支持。
2019年以來,隨著長三角一體化融合進程的加速,臺州把“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作為提升開放層次、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積極承接兄弟城市特別是上海產業、資本和創新資源的溢出效應,努力在區域競爭中實現爭先進位、加速崛起。
這是一個審時度勢的戰略抉擇。臺州以“民營經濟立市、制造之都立業”,但也面臨產業層次不高、資源要素短缺等困境。依托上海這個大平臺,引進高精尖的國內外優質產業,淘汰落后產能,成為臺州轉型升級的當務之急。
總部在臺州臨海的浙江永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面臨著轉型難題。永強是全球最大的戶外休閑家具制造商,企業早就謀劃轉型升級,但在本地招聘時,卻招不到合適的人才。“有時候招聘啟事發出去半年,收到的簡歷完全不是我們要找的人,也有合適的人感興趣,但一聽工作地點在臨海,不來了。”這讓洪麟芝犯了難。
破局點在2021年,這一年的7月,臨海投資5億元在上海虹橋商務區設立國際科創中心,符合條件的企業均可申請入駐。永強集團負責人聽到這一消息,立刻聯系報名,2022年永強集團上海研發中心在此成立。根據集團的戰略規劃,上海研發團隊聚焦自主研發爭做行業“領跑者”,臺州總部負責測試、生產。2022年初,上海人林利參與了永強集團上海研發中心的籌建,此前他長期在上海的外資企業工作,對于海外消費者的需求有著自己的理解:“我們要做行業的領軍者,就不能再以賣便宜貨的思路去賣產品,而是要深入研究海外‘Z世代’想要的是什么。”在林利的建議下,上海研發中心跨行業招聘了一批互聯網開發工程師、電子工程師和儲能工程師等,并依托這些人才很快推出了首批智能園林產品。
“在上海,從發布招聘通知、篩選面試,到完成招聘,通常只需要1個月,總能找到合適人選。”這1年多,洪麟芝切身感受到了上海的人才優勢。兩地的資源共享、互補,助推企業發展轉型。最近,公司又申請了新的辦公室,計劃在未來三年,將上海團隊規模從35人擴大至80人。
現在,永強上海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來自五湖四海,還有蘇州吳中的同事每天往返滬蘇兩地。為了完成產品測試,上海研發中心人員需要經常去臺州出差,但大家似乎都沒有意識到距離是個難題。“一早高鐵去臺州,辦完事,坐下午兩三點的高鐵返回上海,五六點還能進辦公室看文件。”林利說著他的日程,語氣輕松。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目前臺州在上海等長三角主要城市累計設立了13個類似的“科創飛地”。孵化在上海,產業化在臺州;前臺在上海,后臺在臺州;研發在上海,生產在臺州——作為臺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前哨站,“科創飛地”這一模式,促進了上海和臺州兩地聯動。
流動
從民間掘金到政府搭橋,這一看似自然而然的發展過程,其實與兩地的產業結構互補有關。
上世紀90年代,來自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師”就利用空閑時間,幫助臺州企業做出了臺州第一只智能馬桶蓋,也為現在臺州頗具規模的智能馬桶產業打下基礎。當時,上海聚集的優勢資源,輻射到長三角,為蘇浙鄉鎮企業、民營企業播下了創新與發展的種子,而臺州廣袤的發展腹地為這些種子提供了厚實肥沃的土壤。
發展至今,在臺州700多公里海岸線上,分布著擁有巨大生產能力的制造業集群,擁有一批代表性企業,這些代表企業制造業門類齊全,配套完整,這些優勢和上海的資金、人才、技術交融互補,涌現出一批戰略雙贏的合作。
在上海,利歐集團將利歐數字總部落在普陀區,總部與附近的上海數字廣告園區構建起較為完整的數字廣告產業鏈和生態系統,將成為上海建設國際數字廣告之都的重要推動力。
在臺州,滬甬臺產業合作園已累計完成投資18億元,招引落地了10多個優質項目。同時,臺州規劃建設臨港產業帶,促進汽車、醫藥健康、新材料等優勢產業聚集發展。
在上海和臺州兩地,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臨海科技創新園開啟研發在上海、產業化在臨海的“雙向飛地”模式。通過幾年的運營,雙基地基本構建了“人才招引—創新研發—成果孵化—技術轉移—產業化落地”的國際化科創生態鏈條。
上海和臺州之間的這些合作中,資源要素從來不是單向流動,而像是一種鏈式裂變,不斷交流、碰撞,激發著各自的發展活力。這些合作也驗證了長三角區域發展中的“流動創造價值”,空間紅利、制度紅利、市場紅利在此得以充分釋放,也讓身在其中的人真實感受到一體化發展的強勁動力。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