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徐福平 劉友婷
漫步于鳳凰鎮棋盤村生態茶園,山峰環繞,梯田式茶園,棧道蜿蜒其間;流連于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一睹樹齡近700年的“茶王”——宋茶標本風采;“一里長橋一里市”,廣濟橋的非遺集市活動,重現昔日橋市文化……
6月13日,《工人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素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之稱的廣東潮州,探尋這座千年古城讓“潮文化”活起來的奧秘。
位于粵港澳大灣區、海西經濟區的交匯處的潮州,被稱為閩粵橋頭堡,至今有1600多年歷史。潮州是全球“潮文化”發祥地,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首座“中國工藝美術之都”、全國唯一一個“中國民間工藝傳承之都”。
那么,潮州這座千年古城,是如何讓“潮文化”活起來的呢?
記者了解到,潮州利用“繡花功夫”激發古城新活力。堅持以文塑城,按照修舊如舊原則,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古城“百家修百厝”“微更新”“微改造”,黃尚書府等139處文物點、31處文保單位、99條街巷在修繕中“舊貌”換“新顏”。同時,依托文化活動活化利用古城民居,鼓勵修繕后的名人古宅、家祠宗廟等活化利用為景點或茶館、民宿客棧等。例如,利用古民居改建而成的載陽茶館,設立了百姓舞臺,定期舉辦潮劇、潮樂等非遺展演,游客在茶館中可以邊品茶邊看表演,身臨其境體驗古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此外,潮州還打造“博物館之城”盤活文化資源,發揮博物館的文化窗口作用,在館內舉辦各種非遺文化講座、展演等活動,全面盤活文物資源。據統計,全市納入“博物館之城”體系的各類展館已達80家,涵蓋展覽館、非遺館、古建筑類、名人故居等。
以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為例,其包含鳳凰單叢茶文化博物展館、潮式文化體驗展館、“宋種茶王”陳列館、單叢茶生活體驗中心館、單叢茶研學教育基地、潮文化“大家”工作室、茶文化文創中心、茶樂園等八大版塊。館內展示有民間收集或捐贈的茶樣、茶具、制茶工具、書畫、書籍等代表鳳凰單叢茶文化的各類文物、收藏品,成為講好鳳凰故事、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自信、傳播潮州工夫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為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新路徑,潮州推進“文物+科技”,在廣濟橋上演“鳳城之光”燈光秀,用高科技的光影藝術豐富觀賞體驗,為古老廣濟橋注入時尚之光,為文物保護利用帶來新活力。同時,推動非遺進文物景區,讓文物點成為非遺展演的空間載體。例如,在省保廣濟樓辟建潮州非遺展覽館;在廣濟橋組織“一里長橋一里市”非遺傳習集市等。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