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市場觀潮】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昂
“五一”旅游出行預期火熱,使得“酒店刺客”現象引起關注。所謂“酒店刺客”,指的是部分酒店價格在“五一”期間大幅度上漲,只不過,“酒店刺客”和過去的“雪糕刺客”還是有所不同的,后者往往是購買后才知道價格超過預期,而前者則是明碼標價。
從整體上看,“五一”期間酒店業的確存在較大幅度的漲價,連翻數倍的標價雖然的確存在,但也并不多見,大部分酒店價格上漲,仍然在節慶區間范圍之內。換言之,如果僅以幾家酒店在“五一”期間出現連翻數倍的標價,而認為酒店業在“五一”期間存在普遍性的“價格刺客”,并不妥當。
酒店作為市場經營主體,其價格主要以市場調控為主。旺季漲價淡季降價是常態,當然旺季的經營成本也會上升,比如人力和采購成本等,旺季淡季收支平攤下來,最終實現整個年度維持一定的盈利區間。也就是說,如果市場調節機制充分,酒店在淡季不可能無限度降價,在旺季也無法無限度漲價,否則不僅市場無法接受,自身盈利區間也難以保證。在這樣的情況下,酒店價格上漲是正常的,但如果達到平時的數倍則是不正常的。
但今年的情況與往年不同,一方面,積壓已久的出行旅游需求集中釋放,另一方面,全國酒店數量和客房總量因種種原因,較往年出現一定幅度的減少,供求矛盾自然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有的市場調節機制出現一定的失衡,這就需要一定的干預機制。在一些旅游熱門城市,會有節慶期間的酒店備案價機制,不論節慶訂房多么火爆,也不能突破備案價。隨著旅游市場的持續回暖,這樣的備案價機制有沒有必要被更廣范圍地使用,值得探討。
當然,市場也正在發揮其調節機制。今年一季度全國酒店開業量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天眼查數據顯示,一季度新增注冊酒店近7.2萬家,與2022年同期相比上漲10.7%。投資者也正在青睞酒店業,不少酒店集團開始斥資收購或承租優質物業以增加店面,這些都將促使國內酒店業的供需早日回到市場機制下的平衡狀態,不論是平時還是節慶,不論是淡季還是旺季。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單體酒店自身而言,盲目在“五一”期間大幅度漲價,從長遠看是得不償失的。這是因為,“五一”期間酒店的硬件條件沒有變化,實際服務情況可能因客人較多也不會有質的改變,甚至還可能有所下滑,但價格增加數倍的話,勢必讓部分消費者有“物非所值”的感覺,不利于形成消費者口碑和消費粘稠度。在旅游業長期向好的大環境之下,加之隨著酒店供給增加消費者選擇更多,消費者的口碑和粘稠度對于酒店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賺一次錢還是賺以后的錢,這個問題其實不難找到答案。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作為旅游業回暖后的小長假,酒店更應當做的,是通過分析這一次長假的經營情況,為酒店今后進一步的轉型發展打下基礎。畢竟,當下的消費者,不論是消費傾向還是行為方式,已經與2019年有所不同,這一次至關重要的小長假,試水比賺錢更重要。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