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奮力邁向國家森林城市
開合有序、綠不斷線、節奏變化的綠色中軸景觀,機場周邊壯闊連綿、律動優美的大地林海,街心公園、小游園、小綠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森林城鎮、森林村莊等形式多樣的創建活動如火如荼……如今,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的美好愿景已照進了每個大興人的日常生活
夯實生態之基,打造生態發展新格局
【資料圖】
近年來,北京市大興區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生態優先、自然和諧,以人為本、突出特色”的原則,按照“一軸、一心、一環、兩帶”建設空間布局,大面積、多尺度、高定位、多功能營造森林,極大提高了首都的生態承載能力、綠色增長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大刀闊斧”造林,建設萬畝以上片林9處、千畝以上片林41處,萬畝森林組團擦亮生態名片;“精雕細琢”造景,高標準實施了大興機場周邊、“五縱兩橫”交通綠廊、永定河及永興河水系綠廊等綠化項目,打造生態景觀1560公頃;“見縫插針”補綠,實施了公園建設、留白增綠、邊角增綠、五邊綠化、播草種花、小微綠地和美麗鄉村等生態建設工程,持續拓展市民身邊的綠色空間……
截至目前,實施揭網見綠2930.49公頃、播草種花2533.34公頃;新增城市綠地64.39公頃、改造提升綠地16.04萬平方米,屋頂綠化工程15993.64平方米;村莊“五邊”綠化20公頃、村頭片林改造提升26處、鎮村小微綠地建設12公頃,形成了層次分明、種類豐富的綠化效果。
堅守生態之本,開創和諧共生新局面
大興區持續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充分利用轄區永定河、老鳳河、大龍河、永興河、念壇水庫、南海子濕地等河流、濕地資源,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以“建”促“保”,建成小黑垡濕地公園、以及多處小微濕地,調整平原生態林林分結構2293.34公頃,建成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30處,小微濕地44處共28252平方米,本杰士堆186個,人工鳥巢568個,昆蟲旅館67個,種植食源性蜜源性植物39.7萬株,為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繁衍空間。與此同時,區內動植物數量及種類也不斷增多,建立了包括蘆葦、狼尾草、稗草、茵陳、浮萍、睡蓮、香蒲、鳶尾、車前草、金魚藻、蓮等125種濕地植物資源本地數據庫。從罕見的“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到體態優美的自然界生態環境“檢測員”蒼鷺,再到在永定河沿岸安家的崖沙燕,200余種野生動物在大興“安家”,三五成群,逐水嬉戲的場面,成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最生動的注腳。
聚焦發展之要,激發生態文化新動能
為了全面打造“四季有綠意、月月有果香、日日可觀光、農戶有效益”的京城放心果園,大興區還制定了種業振興實施方案和林果種業振興計劃;建立全市第一家001號園林綠化專家工作站;創新果品宣傳銷售形式,完成5個老北京水果示范基地建設;推廣土壤改良、有機肥替代化肥、節水灌溉、蜜蜂授粉、果園生草等10項技術1333.33公頃,推廣懸掛“迷向絲”、防蟲黃板綠色防控技術333.33公頃;完成常規果園改造提升以及高效密植果園提質增效200公頃,在6個基地試驗示范BLOF土壤改良技術,年開展果品質量安全檢測500批次。
此外,還通過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產業模式與現代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先后推出了梨花節、梨采摘節、葡萄文化節、月季文化節、桑葚文化節、西瓜節等一系列生態文化活動,還將“梨花村”“金把黃”“年份梨”等特色打造成“網紅”,持續輸出大興花果文化,形成了“春看花發千樹,夏至綠樹如蔭,秋摘滿樹佳果,冬賞雪壓瓊枝”的四季常游特色品牌。
目前,大興區已高質量完成創建期間任務,林木覆蓋率達到34.63%,各項指標全部達到國家森林城市要求,全區生態基底達到全面夯實,市民的綠色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大興區將以高質量建設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厚植綠色生態底蘊、打造綠色發展典范、提高生態惠民水平,將生態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將生態良好轉化成生活美好,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美新大興。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