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萬億元投向重點能源項目(主題)
2022年,面對全球能源安全的新挑戰,我國油氣、煤炭、電力保障有力,加快推進一批能源保供的重大工程,牢牢端穩能源飯碗。同時,圍繞“雙碳”目標,能源行業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全年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預計在1.2億千瓦以上。
(相關資料圖)
全國原油產量重回2億噸
俄烏沖突的爆發,引發全球能源市場大幅震蕩,成為去年能源領域最大的“黑天鵝”。能源安全如今已成為全球發展領域最緊迫的挑戰之一。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余國表示,2022年全球能源價格波動幅度之大、涉及品種之多、影響范圍之廣前所未有,堪稱首次“全球能源危機”。
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去年我國油氣、煤炭、電力供應保障有力,價格總體穩定,將能源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近日召開的2023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曬出2022年能源工作“成績單”:去年全力推動油氣增儲上產,原油產量重回2億噸,天然氣產量超過2170億立方米;預計全年電煤中長期合同實際兌現量約20億噸,穩住電煤供應的基本盤。
金沙江下游白鶴灘水電站9號機組投產發電,我國在長江之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建成我國首個年產500億立方米特大型產氣區;全球最大規模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內蒙古庫布齊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開工建設……一大批重大能源工程項目不斷創下世界之最、全國之最。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加快推進一批保供應、調結構、穩增長的重大工程,預計全年全國重點能源項目完成投資2萬億元左右。
風電光電發展勢頭強勁
碳達峰碳中和,如今距“雙碳”目標提出已兩年有余。回顧過去一年,我國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時,也在有序推進結構優化調整,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步伐。
綠色能源、綠色交通、低碳場館,2022年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100%使用“綠電”,氫能也在冬奧會首次全面使用,這些奧運史上的“綠色”創舉,加速引領著我國能源低碳轉型。
去年,國家層面一系列促進新能源發展的政策規劃出臺。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下發《以戈壁、沙漠、荒漠為重點地區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布局方案》,計劃到2030年規劃建設風光基地總裝機約4.55億千瓦。3月,我國首個氫能中長期規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發布;6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九部門又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快建設黃河上游、河西走廊等七大陸上新能源基地等。
政策的“力挺”,有力推動著能源行業加快綠色轉型。2022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發展勢頭強勁,裝機規模保持快速增長。國家能源局近日表示,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9705萬千瓦已全部開工,第二批、第三批基地項目陸續推進,全年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預計在1.2億千瓦以上。
“一煤獨大”轉向“多能互補”
“中國能源需求將于2035年前后進入峰值平臺期,而后基本穩定。”聚焦“雙碳”目標下的中國能源發展,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近日發布《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報告。報告顯示,中國一次能源供應將由“一煤獨大”轉向“多元并存、多能互補”。
“隨著能源轉型加快推進,需要增強能源發展包容性,提高系統韌性。”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所長王利寧表示,堅持先立后破是實現新形勢下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礎上。
與此同時,無論是順應全球加快應對氣候變化的趨勢,還是應對能源供應緊張、加速經濟復蘇進程,加快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仍將勢在必行。
展望2023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設立的目標是,推動油氣增產保供,預計2023年原油產量達到2.05億噸,天然氣增產60億立方米以上。同時,要繼續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加大清潔能源開發,加強風電太陽能發電建設,2023年風電裝機規模達到4.3億千瓦左右,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4.9億千瓦左右;推動主要流域水風光一體化開發建設,水電裝機規模達到4.23億千瓦。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在能源結構轉型的大趨勢下,光伏、風電、新能源車、儲能以及高端制造等行業在2023年也將維持高景氣。(記者 孫杰)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