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不僅天氣熱,相關領域的消費也很熱,《焦點訪談》系列節目《暑期“熱”經濟》關注暑期消費的熱度。說到暑期消費,人們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旅游餐飲了,一邊欣賞各地風土人情,一邊品嘗當地美食,好不愜意。這個暑期,熱門景區人頭攢動,飯館門口排隊等位,都是時常能碰到的事。那么,這個暑期旅游餐飲有多火爆?背后的動力又是什么呢?
這個夏天有點“熱”,不過夏天再熱,也熱不過“頂流明星”的鐵粉們的熱情。呆萌可愛的花花、西直門“三太子”萌蘭……有人遠道而來只為“追星”,更有人排隊兩小時,只為“吸貓”3分鐘。
寶貝兒們萌力大爆發,與它們相關的酒店、餐廳、紀念品也大熱,甚至茶飲、糕點等衍生產品也都被粉絲們收入囊中。
(相關資料圖)
有人不遠千里來吸“貓”,也有人想方設法躲清涼。在安徽黃山千年古村落的溪水邊打打水仗,那叫一個涼快。
在天山腳下的原始森林里騎騎馬,那叫一個瀟灑。
在湖北宜昌的高山草原住星空帳篷、看露天電影、等云海日出,那叫一個浪漫。
眼看這個暑假就要“余額不足”,那就抓住假期的尾巴,帶娃來場“收心”之旅吧!戶外自然類、歷史人文類、科學技術類……這個暑期,形形色色的研學產品紛紛出爐,家長們對研學游的期待也不再只是簡單走馬觀花。花了時間花了錢,他們希望孩子能收獲更多。
在一片近2萬畝的山林里,有幾十種中草藥,一群小學生在指導老師的帶領和講解下,一個個去認識、了解它們。
在為期6天的研學旅程中,書本上冰冷的知識會變成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感觸,為孩子們打開一扇探索大自然的好奇之門。
暑期旅游是觀察消費趨勢的重要窗口。“到此一游式”旅行已經逐漸過時,一些體驗感更強、更有深度、更有個性特色的旅游產品逐漸成為消費者的“新寵”。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 戴斌:行程的自助化、消費的自主性、體驗的個性化,成為這個市場非常明顯的特征。需求側的變化帶給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業最大的變化是什么呢?最大的挑戰是什么呢?傳統的以觀光、包價、團隊為代表的操作模式,已經不再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了。要靠科技、文化、藝術,特別要靠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向廣大游客提供更加個性化、多樣性的產品,才能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
暑期來臨,一條畫風有點無厘頭,但有梗又有趣的福建文旅宣傳片火爆網絡,迅速吸引了2.7億人觀看。
福建省文旅廳一級巡視員吳立官也在片中出鏡,他一人分飾兩角兒,用魔性洗腦的音樂,為網友們推薦家鄉美食“酥酥”“糊糊”。
廣告有創意是流量密碼,但要真正留住游客,還得產品有特色、有創新。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一級巡視員 吳立官:在觀光旅游時代,福建的旅游資源稟賦沒有優勢,進入觀光跟休閑并重的時代,福建旅游的優勢就顯出來了。我經常說福建很清新,福建很生活。我們希望打造場景,為大家輸出福建的生活方式。
蘇潔瑜是來自山西的一名大二學生,今年春天以來,“特種兵式旅游”突然火爆,她和兩個高中同學也曾體驗過一把。為了省錢省時間,晚上的住宿都安排在了火車上。錢是省下了,就是有點累。
放暑假后,時間沒那么趕,這一次,蘇潔瑜和小伙伴們想來個深度體驗式旅游。她們沒去那些大熱的景點,而直奔廈門環東海域的小漁村。這兩年,村里發展旅游,配套建設跟了上來,吃、住、玩都不成問題。
夜幕降臨,小漁村給幾個小伙伴帶來了更大的驚喜。濱海的夜市熱鬧了起來,土筍凍、烤生蠔、鐵板燒……土特產和小海鮮讓你吃個夠。
無人機表演、煙花秀、電音節……時尚潮流的玩法也不能缺。
風景宜人、活動多彩,吸引了許多外地游客來這里避暑度假。
林志嚴,去年還只是個養海蠣的漁民。今年,家門口的漁村美食節等系列活動搞起來后,他也開了家燒烤店。這天,夜市剛開場不到半小時,他家的生蠔就已經賣脫銷了。
當地依托資源打造的特色旅游新場景,也成了激發文旅消費的新動力。
旅游市場火爆,數據最直觀。今年上半年,國內旅游總人次達23.84億,同比增長63.9%。
出去“嗨”,自然要買買買。今年上半年,國內旅游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2萬億元,同比增長95.9%。
出去嗨,當然也要吃吃吃!到北京吃頓烤鴨、進淄博趕烤擼串、來一碗香噴噴的西安羊肉泡、去成都看著變臉涮火鍋、在柳州嗦個又臭又香的螺螄粉……中國地大物博,美食實在太多,處處都在勾引著食客們的味蕾,簡直要得選擇困難癥。
而這個季節到武漢,那就兩字兒“嘬蝦”!
有人形容,湖北的夏夜,是小龍蝦味的。在武漢,以小龍蝦為主打菜的餐廳很多。小龍蝦的誘惑有多大?以五一為例,僅僅幾天的小長假,武漢就消耗了300多噸小龍蝦。疫情幾年大受沖擊的餐飲業,在今年又迎來了春天。
局面大好,怎樣能守住它?互聯網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除了保證小龍蝦的品質,要想吸引年輕人這個吃蝦“主力軍”,就得用年輕人喜歡的玩法。
自從三、四月份進入小龍蝦的銷售旺季以來,很多餐廳就開始玩起了創意直播。
黃鶴樓實景、古風舞蹈被搬進了直播間;還有利用現代技術打造的虛擬場景直播,有時候主播還會走進小龍蝦產地,帶大家體驗一場溯源之旅。形形色色的創意直播,加上與各個平臺、不同領域的達人合作,實現破圈效應,給餐廳帶來了大量年輕客群。
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于線上搜索美食、訂餐、訂座,對于傳統餐飲企業來說,加快數字化轉型就格外迫切。為了減少顧客在現場排隊的時間,餐廳與一些平臺合作,可以在線預約取號,并能實時看到排隊情況和等候時間。
食客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給我國的消費復蘇做了大貢獻。今年上半年,我國餐飲收入24329億元,同比增長21.4%,成為反彈最強勁的消費品類。
暑期檔,餐飲復蘇仍在繼續。以某餐廳為例,僅僅7月,各門店加起來就賣出300噸小龍蝦。一份2斤的小龍蝦,相當于賣出了30萬份。
玩兒得“嗨”,吃得香,這個暑期確實“熱”!不久的將來,還有很多假期將陸續到來。在完善軟、硬件基礎條件的同時,面對消費需求的新變化,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 戴斌:適應廣大游客所需要的個性化、品質化的產品相對供給不足,是目前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游客到了旅游目的地,不是跟著旅行團走,這個時候面向散客的市場需求預測就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要用好現代大數據手段,包括人工智能的一些手段,來對節假日城市客流進行預測預判。誰能夠用數字化的方式去掌握市場需求的變化,誰就能贏得市場。
有人想去名山大川打卡,有人想去小鎮、古村體驗當地人的日常,有人“特種兵”式趕路,有人追求自在松弛。從需求端來看,消費個性化、品質化和多樣性已經成為人們的新選擇;從供給端看,商家現在也在不斷創新,努力跟上消費者的成長步伐。供需兩端齊發力,才會激發旅游餐飲消費潛力,走上不斷進階之路。
登錄 登錄登錄南寧云賬號
登錄
還沒賬號?立即注冊
其它登錄方式 QQ登錄 新浪登錄 微信登錄點擊頭像快速登錄
切換賬號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請輸入驗證碼
確定 取消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