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俑座陶燈
“合浦啟航——廣西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展”展廳(廣西博物館供圖)
(資料圖片)
南寧云—南寧晚報訊(記者 陳蕾)海洋充滿了未知,人類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3月17日是國際航海日,央視新聞將鏡頭聚焦廣西博物館專題展“合浦啟航——廣西漢代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合浦啟航”展覽),以直播的方式邀請全國網友一同賞文物聽歷史。
廣西合浦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也是我國最早的對外通商口岸之一。作為國內首個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常設展覽,“合浦啟航”展覽共展出文物265件(套),在直播期間,廣西博物館講解員羅麗詩帶領大家云逛展,從一件件出土文物上感受“海絲文化”。
走進展廳,最先映入眼簾的是1971年于廣西合浦望牛嶺1號漢墓中出土的2枚金餅。金餅呈圓形,正面凹陷,表面分別刻有漢字“阮”和“大”,重量分別為249克和247克。經檢測,這兩件金餅的黃金含量均達98%以上,可見漢代的冶金工藝已經日臻成熟。在漢代,這樣一枚重約250克的金餅能買到些什么?羅麗詩舉例說,專家曾根據歷史記載進行推算,在西漢中后期,一枚金餅能買1250斤豬肉、或25匹布、或40只羊。若是買糧食,一枚金餅可買50石,而古代的一石糧食相當于現在的100斤。
漢代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貿易路線,還是文化交流、科技傳播的路線。目前,考古專家已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發現中國漢代生產的銅鏡和陶器等。西方的玻璃制造、采珠、寶石加工等技術,也隨之傳入中國。其中,玻璃是漢代海路貿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這是我們開館以來,觀眾最喜歡打卡的文物之一。”羅麗詩指向一件造型呆萌的胡人俑座陶燈,其燈座為裸形無服、深目高鼻,長滿絡腮胡子的異族人,只見他瞪著大眼、屈膝蹲坐,一副憨實的模樣令人忍俊不禁。每一件文物都講述著一個故事,見證著一段歷史,而今,隨著廣西平陸運河開工建設,古老的海絲精神也將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編輯:羅寧
責任編輯:黃登
值班編審:湯潔葵
(作者:陳蕾)
相關閱讀
【尋味伊犁】秘制羊排蒸餅 【國際漫評】好大一個“餅” 手續更簡化!廣西租房提取公積金將實現全程網辦、隨身即辦 手續更簡化!廣西租房提取公積金將實現全程網辦、隨身即辦 廣西打出財稅金融政策“組合拳” 奮力推動經濟實現“開門紅”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