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社會需求更加多元化,就業結構也呈現出新變化。
資料圖:人工智能機器人。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產業升級助推新職業涌現
人社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了13個新職業,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管理師、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農業經理人、物聯網安裝調試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
當經濟這棵大樹不斷向上生長,新枝涌現成為必然。
新技術快速發展,工廠里,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元素加入流水線生產;生活中,外送員、代駕員、試吃員、職業遛狗師,甚至剝蝦師的出現,背后體現著的正是消費升級和民眾對于服務業多元化的需求。
這種變化,在商業領域的體現也格外明顯。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223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3%。增速明顯高于傳統零售業。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中新社記者表示,近些年,在“互聯網+”浪潮的席卷下,線上電商飛速崛起,也帶來了新的就業崗位。比如網站策劃設計、網絡營銷、運營推廣、數據挖掘等領域的人才,成為市場新寵。
傳統勞力逐漸被人工智能取代
隨著新技術不斷發展,催生一部分職業的同時,還有一部分職業正逐漸被人工智能取代。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蔡躍洲認為,未來機械性、體力性、純線下的低端崗位將繼續減少;與此同時,以往具有一定知識和技術含量的白領崗位,如辦公室文秘、法律助理等,也面臨逐步減少的威脅;而那些能滿足人們更高層次個性化需求的職業崗位,特別是需要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能的新興崗位將不斷涌現,如心理咨詢師、工業設計師、數據分析師等。
付一夫指出,必須意識到,在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與滲透下,新舊崗位轉換過程中的結構性失業將會很難避免,而勞動密集型的就業人員也將成為首先被影響的群體。
而當前就業結構的變化,在蔡躍洲看來,是國內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際新一輪科技革命兩大背景共同作用的結果。
蔡躍洲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從國內發展而言,2018年中國人均GDP已接近1萬美元,正在由中高收入經濟體邁向高收入經濟體,人均收入大幅提升必然帶來需求結構的升級,由此引致產業結構及相應就業崗位結構的調整和轉換。
從全球科技發展趨勢來看,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推動智能化革命,實現機器對人類體力乃至智力的更多替代。
但同時,蔡躍洲指出,只要人工智能尚不能完全取代人類,舊崗位的消失與新崗位的創造在總量上大體會保持平衡,但期間的結構性沖擊對于每個勞動者個體來說必然是影響巨大的。
因此,付一夫表示,“我們務必要對這些負面影響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建議,應從社會保障、職業培訓、教育體系等領域入手,及早做出相應安排,包括完善失業救濟制度、構建再就業培訓及終生學習的職業教育體系、在教育和人才培育方面進行前瞻性的改革等。(完)作者 張文暉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