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持久發展的不竭動力,文化產業的健康蓬勃發展,更是繁榮文化事業、堅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撐。12月5日,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指導,廣州市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廣州文交會”系列活動之一“2021廣州文化企業30強發布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系列學術會議在廣州舉行。
此次學術會議由1個主論壇和2個分論壇組成。其中,主論壇主題為“2021廣州文化企業30強發布暨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分論壇分別為“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背景下短視頻的文化影響力”和“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意設計的力量”。
會議匯聚各方智慧與資源,共同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文化產業創新、協同、融合、開放發展開展研討互動、思想碰撞、交流互鑒,為廣州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廣州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國際大都市建設獻計獻策。
數字化助推??
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當今,中國文化產業正在經歷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時期。面臨全球疫情形勢復雜多變、數字化浪潮的迅猛發展,廣州文化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躍國認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要辯證統一地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需求,創造出更多樣化、個性化以及品質化的文化產品,并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迎接數字化,賦能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疫情以及世界范圍內發生其他社會經濟變革,推動文化產業快速創新發展,采用新的技術手段、新的技術渠道觸達受眾、開發新的商業模式。”世界城市文化論壇秘書長保羅·歐文斯說。
如今,廣州正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而文化消費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文化消費是一種魅力消費,具有兩層含義:其一文化消費是多樣化的消費、個性化的消費;其二文化消費的狀況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狀況,文化消費活躍的城市總是充滿活力、吸引力的城市。”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部創新工程首席專家、教授祁述裕認為,文化消費是一種隨機性消費,文化消費的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產品的供給狀況。
因此,文化消費方式的創新將帶來文化消費領域的拓展。祁述裕建議,要擴大文化產品供給,培育文化消費新業態,以線上線下相融的方式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擴大文旅市場開放,提升國際化水平。“基于超級文化數字場景的文化消費,將會成為未來重要的消費增長點。”他說。
數字場景在文化領域的應用正是今年文交會的一大看點。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曲柳介紹,在今年文交會的數字文旅新業態成果展廳內,企業攜時空旅行沉浸式飛行影院、勵豐文化XR元宇宙極致體驗空間、勵豐文化Game Bay體感游戲三大創新文旅消費產品參展,深受觀眾喜愛。
“數字技術和文旅產業的結合加快推動文旅新業態發展。”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楊代友認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及在文化旅游產業的應用,文化和旅游產業數字化發展勢頭強勁,催生了數字音樂、智慧旅游、電子競技、沉浸式體驗等一批文旅消費新業態。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魏鵬舉也認為,當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正逢其時,數字經濟是我國文化產業實現趕超式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機遇。文化科技融合是中國文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全球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著力點。
魏鵬舉提到,要從保護和尊重內容價值的本源上入手,著力提升文化科技的硬實力。“這是中國在數字時代、中國文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最主要工作。無論在什么樣技術背景下,內容永遠是王道,這是根本,也是內核。”
融通合作??
建設人文灣區
廣州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人文灣區”建設的一部分。近年來,粵港澳三地的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文化產業區域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平臺日漸增強。
聚焦文旅融合領域,廣州大學“百人計劃”領軍教授朱竑從旅游發展的規律入手,對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推動文旅融合、促進高質量發展分享了自己的見解。“旅游的發展過程里有一個基本規律,它追求最大的差異性,差異越大,吸引力越大。因此,旅游產業無一例外都要努力呈現出自己的特殊性,而認同已經成為旅游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規律。”朱竑講道。
文化在形成認同上的作用不言而喻。伴隨旅游產品“認同”屬性的凸顯,文旅融合消費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朱竑看來,應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既突出地方個性,推動差異化發展,又要突出認同理念,開發氣候宜人宜居特點的文旅產品。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廣州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明充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互聯互通、同根同源,而廣州是大灣區核心樞紐城市,在大灣區建設中擔負著核心引領城市的重要使命,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中可以發揮引領作用,與灣區各城市融通合作,攜手推動“人文灣區”高質量發展。
粵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為灣區城市間的文旅融合、文化創意打下根基。香港創新產業委員會主席、思彼思資產管理集團總裁黃紹忠從香港文創產業現狀剖析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融合發展機遇,“文創產業是香港最具活力的經濟環節之一,眾多地標及活動不斷鞏固其創意之都地位,其在人才流通、文創產業上的發展優勢,對內地文創發展有較大促進作用。”
“大灣區有著龐大的應用場景,香港可以將文化創意產業資源引入廣州,聚集人才和技術,通過建立開放協同的產業孵化中心,將文化創意在廣州場景落地。”黃紹忠認為,要以數字化文創助力粵港澳融合發展,向世界分享中國智慧,以博覽、文化貿易、文化裝備、智慧展示等為核心的國際文化貿易產業體系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中國文化“走出去”和世界先進文化“引進來”。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志慶則從數媒時代的電影業為角度提到,在考慮澳門電影業發展的策略的時候,應該不求大而全,而求小而專。“以科技為核心,以合作為先導,澳門要發揮文化遺產豐富,文化多元優勢,與內地、香港合作,并利用澳門的‘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尋求更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利用海外播出平臺,吸引規模化的海外投資等方式壯大電影業。”張志慶說。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此次論壇搭建起跨越產學研各界的平臺,匯聚各方智慧提供參考建議,對共同推進廣州乃至大灣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聲音
廣州文化產業要以數字化為動能滿足新需求
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也是具有特殊規律和特點的行業。廣州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要處理好“兩個效益”的關系——社會效益是目的、經濟效益是手段,兩者絕不是對立或者分立的,而是辯證統一的。從需求側來看,人民群眾的文化新需求越發向“線上遷移”,也會變得更加垂直,更加分化。文化內容的生產要不斷適應新變化和新需求,創造出更多樣化、個性化以及品質化的文化產品。特別是,要積極主動適應數字化趨勢,不斷豐富文化產品的核心內容與表現形式,以數字化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延長文化產業鏈,促進結構優化和形態轉化,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互動式、交互式發展,為文化產業轉型提供新動能。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躍國
推動大灣區文旅融合發展 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廣州市文化產業發展迅速,產業政策不斷完善,全國首批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建設扎實推進,文旅消費新空間不斷拓展,電影、圖書、演藝及網絡文化等消費活躍,文旅融合已經成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在推動政策創新的同時,一方面要突出地方個性,推動差異化發展,遵循旅游發展的核心規律;另一方面,要打造城市典型吸引物體系,開發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系列產品。同時,突出粵港澳三地的認同理念,開發宜人宜居特點的文旅產品,如應對老齡化,建造聚堆養老的熟人社區等。
——廣州大學“百人計劃”領軍教授朱竑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