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個人養老金頂層制度設計文件——《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爐,至今已滿一周年。一年來,多部門發布相關配套規則,推動個人養老金平穩落地;經過多次擴容后,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已超650個;在機構大力推廣下,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數接近3000萬戶,入金規模接近200億元。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大力發展個人養老金制度,夯實國民補充養老的自我保障能力,對我國家庭理財模式及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必將產生重大作用和深遠影響。未來,隨著各項配套規則的優化完善,個人養老金將迎來高質量發展階段。
穩起步:
(資料圖)
參與人數接近3000萬戶
去年《意見》發布后,相關配套細則和產品陸續出爐。2022年11月4日,《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關于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發布;證監會于2022年11月18日發布了首批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產品和銷售機構名錄;2022年11月23日,首批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出爐。2022年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先行城市(地區)正式實施運作。
“當前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構建逐漸完善,為個人養老金后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年間,全國主要城市和重點地區已經開始個人養老金制度先行先試。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個人收入的不斷提高,以及養老自主意識的不斷提高,個人養老金將加速發展。
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實施后,產品持續擴容,開戶入金規模穩步增長。據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證監會網站等相關網站綜合統計,目前,個人養老金產品經過多次擴容后達到658只,包括143只公募基金、32只商業養老保險、18只理財產品、465只儲蓄存款。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截至2月底,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數接近3000萬戶,其中900萬戶入金,合計入金規模接近200億元。
“個人養老金作為養老第三支柱的核心,在各項政策以及金融機構的發力之下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有效填補了第三支柱的空白。”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當前個人養老金繳費規模增速不夠,未入金賬戶較多,個人養老金業務全面推行需加速推進。
博時基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作為我國積極應對老齡化的重要戰略部署,目前仍處在起步階段。隨著投教宣傳全面推廣,個人養老金賬戶數量以及繳費率提升,養老產品擴容以及其他利好政策推出,個人養老金業務會迎來高速發展。
秀實力:
產品業績表現優秀
“我國的個人養老金為個人賬戶制,由參加人自主選擇金融產品,通過市場化運營實現賬戶積累,也就是參加人將直接面對養老金投資中的收益和風險。”南方基金FOF投資部總經理李文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四類個人養老金產品來看,儲蓄存款產品期限長,年化收益率較為穩定;商業養老保險設置了進取型、穩健型兩類產品。目前,理財產品和公募基金凈值都在1以上,18只理財產品中,固定收益類、混合類分別有15只、3只;公募基金均為養老FOF基金,權益投資能力較強、具有長期業績優勢。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4月20日,143只個人養老金基金今年以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平均約為3%,平均年化收益率超9%。
“整體來看,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業績表現優秀,今年以來絕大多數產品取得正收益。”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長期來看,除了關注收益率指標,還應該綜合考量個人風險偏好、未來預期等多個因素。
據記者了解,目前個人養老金投資規模100多億元,其中公募基金投資金額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公募基金在個人養老金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李文良表示,隨著國內個人養老金行業的積累和發展,公募基金的整體占比一定會不斷抬升。投資者應盡量從中長期角度出發做出投資決策,避開短期情緒影響。
個人養老金有望為資本市場帶來穩定長期活水。博時基金表示,長期來看,在我國老齡化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個人養老金發展一方面有利于緩解養老壓力,另一方面,將為資本市場引入大量長期資金,有助于完善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有利于促進A股市場進一步穩定發展,更好地分享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的紅利,實現經濟發展和養老的雙贏。
觀當下:
“吸金”有待加速
個人養老金業務已開閘將近4個月,最初各大銀行積極搶灘,設置開戶福利吸引客戶,至今仍有銀行還在大力推廣個人養老金業務。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開戶的投資者繳存比例還有待提升。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主要原因在于,投資者了解不多,開戶和入金操作流程較為繁瑣,繳費上限有限,稅收優惠力度不夠等。
從稅收優惠來看,年收入在6萬元至9.6萬元之間的人群,無論是否繳存個人養老金,都適用3%的稅率;而年收入6萬元以下的人群本來就免征個人所得稅,本可免稅的這部分收入在繳存個人養老金后再提取時反而需要繳納3%的個稅。
明明表示,“個人養老金存入后除特殊情況外,退休才能取出,流動性不夠,這點是規模增長最大的痛點所在。其次,其僅僅對繳納個稅的較高收入群體有激勵作用。”
“我國個人養老金由于起步較晚,時間較短,社會、家庭還需要有一個認識理解的過程,才能主動接受個人養老金制度。同時,相關收入抵稅等相關制度還不完整,需要在制度上加強完備和宣傳。”張依群說。
看長遠:
四方面推動高質量發展
談及促進個人養老金高質量發展后續可行的辦法,市場人士認為,可以從提升投資者參與便利性、擴展制度覆蓋面,提高制度吸引力,以及個人養老金產品配置擴容等四方面繼續發力。
首先,打通第三方銷售機構和銀行之間的“堵點”,提高投資者操作便利性,激發第三方銷售機構的動力。陳靂建議,要進一步提升產品服務效率,加強宣傳,提高投資者操作便利性和積極性。
其次,擴展制度的覆蓋面。盡快將個人養老金制度從36個先行城市(地區)推廣到全國,探索打通第二、三支柱的轉存制度。明明建議,可以參考成熟國家案例,打通第二、三支柱的轉存制度,允許投資者將企業年金資金轉入個人養老金賬戶,吸引更多資金。
再次,提高制度的吸引力,提升繳費上限,加大稅收優惠力度。明明表示,“目前個人養老金賬戶繳納上限較低,未來可以對不同人群分檔設置不同上限。”
張依群建議,“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將稅收抵免、階段性支取等優惠政策完善、固定下來,增強政策制度的穩定性。”
最后,豐富個人養老金產品,如將指數基金等權益類基金產品納入個人養老金基金范圍。陳靂表示,要進一步豐富產品的多樣性,給予投資者更多選擇空間。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