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募基金行業的全國政協委員,交銀施羅德基金總經理謝衛提交了《關于增強公募基金服務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能力建設的建議》的提案,商討進一步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努力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發展困境,以及如何增強公募基金服務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能力。
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整體管理規模突破25萬億元大關,成為排名銀行之后的第二大金融行業。但基金(股票或混合等權益類居多)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窘境,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究其根本原因,是基民買入時點或持有期限,往往與基金的盈利起伏相悖。
大多購買權益型基金的基民都炒過股,明白在A股掙錢之難。而公募基金作為資本市場專業機構投資者,在權益投資領域的品牌最為成熟,一批老將在歷經牛熊轉換的洗禮后,管理能力逐漸被市場所認可。加上門檻最低,運作透明、管理規范與受監管之嚴,多年來已成為資管行業的標桿。一旦遇到好的行情,掙錢效應明顯,讓“炒股不如買基金”觀念得以迅速深入人心。
但遺憾的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不少基民自身最初接觸權益類產品,往往選在了一個錯誤的時刻。市場高點時聞風而動,莫名敢于放大風險,選擇明顯不適合自身特點的權益產品,低谷時卻又難以接受,一割了之,與A股的牛短熊長“相得益彰”。
市場高點出爆款,市場低點無人問。基金業內有一句老話:“基金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基民跟風爆款基金往往失望,敢于逆行卻有驚喜。去年1—2月成立的25只爆款基金(發行總規模破80億元的主動權益基金)截至目前超七成在虧損。而伴隨A股市場一段時間以來的震蕩與低迷,虎年以來已有5只發行失敗的公募基金,同時有逾30只基金(多為股票、混合等權益類)宣告延長募集期。其實市場底部時期難發難賣的基金,對于基民和基金經理都是一個機會。
投顧與基金公司都應重視與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這一發展困境,獲得財富管理市場應有的地位和口碑。至于謝衛的上述建議,這已是該委員連續第三年聚焦公募基金如何服務養老議題。眾所周知,第二、第三支柱的“增量改革”是目前養老金體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實事求是地說,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具體制度安排及相關的稅收優惠,市場上各種養老主題金融產品與其他理財產品并無實質差別,第三支柱發展有限。但近幾年來,一個比較好的苗頭是,以公募基金為先行者的多家金融機構已經深度參與第二、第三養老支柱的發展當中來,或以受托管理人的方式參與到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金和第二支柱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的管理,或從資金源頭到底層資產親力親為。
2018年中,“華夏養老”“南方養老”等14只首批公募養老目標基金正式獲批,以獨特的FOF(基金中基金)方式進行運作,底層資產主要由透明度、流動性、規范性最為嚴謹的公募基金組成。目前三年持有期已經過去,多只養老基金交出的收益率答卷成績基本達標,不乏斐然。這一成就百姓“看得明白、搞得懂、好操作”,值得宣傳。歸根結底一句話,公募基金行業理應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