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百強區榜單發布,深圳南山區蟬聯桂冠(引題)
全國前十強區廣東占據八席(主題)
羊城晚報記者 莫謹榕 實習生 鄺曉雯
【資料圖】
近日,研究機構賽迪顧問發布“2023賽迪百強區”榜單(以下簡稱“榜單”),廣東強勢霸榜,占據17席,入榜數量與江蘇同列省級行政區第一,同去年持平。今年廣東的“百強區”依然集中在廣州(7個)、深圳(6個)、佛山(3個)、珠海(1個)4市。
值得關注的是,榜單前十,廣東占據八席。其中,深圳南山區蟬聯桂冠,深圳福田區、廣州天河區、深圳寶安區、深圳龍崗區、廣州黃埔區、佛山順德區分列2—7名,佛山南海區列第九。此外,廣州越秀區、深圳龍華區、羅湖區入圍11—30名,廣州番禺區、白云區、佛山禪城區、珠海香洲區、廣州海珠區入圍31—40名,廣州花都區列第65名。
北方城區同比新增一個
城區作為中國資金、技術、商品、人才和信息活動的中心、區域經濟的產業聚集點,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擔當著重要使命。
據悉,榜單對全國(不含直轄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的905個市轄區進行綜合評估,延續“雙門檻”評價原則,即地區生產總值>8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采用23個二級指標、70余個參考指標的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從經濟實力、增長動力、內生支撐、區域能級和共享發展5個方面進行評價。
結果顯示,百強區以0.7%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6.9%的GDP。2022年,百強區平均地區生產總值達204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6.9萬元,是全國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2倍。從區域分析上看,中部崛起勢頭強勁,“東強西弱”的格局趨勢有明顯改善,“南強北弱”的格局略有緩解。具體來看,百強區按區域分布分別為東部59個、中部22個、西部18個、東北1個城區,中部城區新增4個城區進入百強,北方城區開始發力,百強區個數較2022年新增1個。
廣東三區包攬前三名
榜單從不同維度對百強區進行了劃分。整體來看,梯隊內部城區競爭日趨激烈,梯度差距有所緩解。從高質量發展水平得分來看,前12個城區可劃入第一梯隊,且第一梯隊內也可劃分為兩個集團。來自廣東的南山區、福田區、天河區為第一梯隊第一集團,競爭力得分在500—350區間。寶安區、龍崗區、黃埔區、順德區、吳江區、南海區、雨花區、武進區、越秀區為第二集團,競爭力得分在300—200區間。上述第一梯隊的12個城區中,廣東城區就占了9個。
報告分析,2023年百強區高質量發展水平差距進一步緩解,即便在內部差距較大的第一梯隊,其第二集團9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得分差距也明顯縮小,城區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第一梯隊百強區經濟規模和經濟密度分化現象突出,福田區、天河區和南山區在兩方面均表現突出,吳江區和南海區則相對較弱,越秀區經濟密度表現亮眼。
“千億城區”同樣值得關注,今年的榜單中13個城區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千億城區”隊伍從2021年的136個增至2022年的149個。其中,13個城區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加入“千億城區”俱樂部。經濟總量突破2000億元和3000億元的城區數量均有增長,分別增至35個和14個,廣東共有15個城區經濟總量突破2000億元,9個城區突破3000億元。
以5000億元、3000億元為分界線將35個“兩千億城區”劃分為三個梯隊。其中,第一梯隊的深圳南山區成為全國首個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000億元的地級市市轄區,其高總量、高增速特征明顯,廣東3個城區深圳南山區、廣州天河區、深圳福田區包攬了超5000億元的第一梯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5000億元區間的第二梯隊城區增至12個,廣東的深圳龍崗區、深圳寶安區、廣州黃埔區、佛山順德區、佛山南海區、廣州越秀區6個城區上榜。第三梯隊中,廣東的深圳龍華區、廣州番禺區、深圳羅湖區、廣州海珠區、廣州白云區、佛山禪城區上榜。
此外,常州武進區、西安雁塔區和南京江寧區新晉“三千億城區”隊伍;鄭州金水區經濟增長取得亮眼成績,成為中部崛起的“新勢力”。
廣州增城成潛力城區
深圳南山區位列榜首幾乎是毫無懸念的。深圳是中國經濟中心城市,也是中國南方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制造基地,經濟總量和科技實力長期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南山基于深圳市的戰略布局,重點發展14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7大未來產業。
廣州天河位居全國百強區第三位,僅次于深圳南山區、深圳福田區。這也是天河第七年“霸榜”。作為廣州第一經濟強區和廣州市唯一的GDP“六千億區”,天河是廣州的經濟發展主引擎、高質量發展窗口,也是區域發展的“排頭兵”——地區生產總值已經連續16年全市第一,202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215.7億元,是大灣區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熱土。
值得關注的是位列第35的佛山市禪城區。與去年相比,禪城區上升4名,是廣東的“百強區”里跑得最快的黑馬。“突出賦能制造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打頭陣’。”禪城區委五屆四次全會報告提出,禪城要堅定發展高端都市型制造業和高品質現代服務業,走出一條高端高新高效、集聚集群集約、輻射帶動全市的帶動型經濟發展新路。
此外,報告還列出了10個潛力城區。其中,廣東廣州的增城區上榜。報告分析認為,增城區深化開放合作,平穩發展外資外貿,制定多項穩外資促外貿政策,2022年實現商品進出口總額489.4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56億美元,強化全區經濟結構穩定性,是未來沖刺百強的潛力城區。
綜合來看,廣東“百強區”經濟特點各有側重,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追求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和多元化的產業格局。
“未來,GDP在2500億-4000億元量級的領先城區將進一步發揮產業基礎優勢,在愿景規劃、高端基礎設施、產業升級、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提出創新舉措,并有望突破‘資源-競爭力’瓶頸,進入下一個高增長曲線。”根據賽迪顧問預測,2023-2025年中國千億城區的數量有望分別達到164個、182個和201個。千億城區在推動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城區將進一步引領中國城市經濟發展,帶動區域綜合實力的顯著提升。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