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政策發力進行時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貨幣政策精準有力 傳遞穩增長信號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決定于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降準適時、必要,向市場釋放長期流動性的同時,更傳遞出助力經濟企穩向上的信號,提振信心、穩定預期。當下,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向好,但仍處于持續恢復階段,需要宏觀調控政策為實體經濟回暖提供更多助力。作為宏觀政策組合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貨幣政策仍將持續發力。
此次降準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所謂在“意料之外”,是因為不久前的3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481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MLF已是連續4個月超量續作,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一般認為在短期內降準概率較低,因此本次降準超過預期。”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而在“情理之中”,是因為多數市場人士認為,此次降準必要、適時、有力,傳遞出明確的助力經濟企穩向上的信號,穩定市場預期。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當前海外銀行業風險加大,全球流動性承壓,外部發展環境日趨復雜;今年前兩個月我國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向好回升態勢,但整體復蘇基礎尚不穩固,需要貨幣、財政等政策繼續協同發力。
“前兩月雖然企業貸款增長較好,但居民貸款增長仍乏力,需求仍然不足,貨幣政策加大實施力度正當其時。”董希淼表示。
降準將釋放長期流動性,提升金融機構信貸投放能力,更好滿足企業中長期信貸需求。據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估算,本次全面降準估計將向銀行體系釋放長期資金5000億元至5300億元。“金融機構投放中長期信貸需要中長期流動性支持,而降準釋放的是沒有到期期限的流動性,有助于支持金融機構更好投放中長期信貸,滿足企業資金需求。”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
在帶動銀行貸款“量”增的同時,降準也將進一步助推貸款“價”降。據王青估算,本次降準將為銀行每年節約資金成本56億元至60億元。“結合去年9月以來銀行啟動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來看,銀行壓縮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加點的動力將進一步增強。”王青說。
溫彬也認為,近幾個月,MLF雖然延續加量投放,但是價格偏高,不利于降低融資成本。在當前銀行業負債成本承壓、凈息差持續收窄至歷史低位的情況下,央行適時降準,有助于進一步降成本,并有效緩解銀行負債和經營壓力,增強其經營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另外,降準也將進一步引導貨幣市場流動性供需回歸穩定。受年初貸款高增、經濟回暖預期升溫等因素影響,近一段時間市場利率上行較快。年初至今,貨幣市場利率中樞(DR007)多數時點均在相應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購利率)上方。梁斯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重申了“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通過降準有助于穩定金融機構的中長期流動性需求,推動市場運行逐步回歸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準并未改變貨幣政策穩健的取向。梁斯表示,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已成為央行進行流動性管理的常規手段,在市場流動性供求整體平衡的情況下,降準也是調節流動性供求的正常操作,因此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取向出現變化。
董希淼也認為,在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的當下,降準0.25%而不是0.5%,表明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仍然保持穩健的基調不變,不會實施“大水漫灌”措施。
展望今年的貨幣政策,政府工作報告已作出部署: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董希淼認為,作為近年來少數幾個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我國貨幣政策近年來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一直保持穩健的基調不變,并未超發貨幣,未實施“大水漫灌”等寬松手段。而且我國物價水平保持基本穩定,未來通脹壓力并不大。此次降準之后,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7.6%,還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因此,未來降準仍有一定空間。
央行也將更多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3月3日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下一步的思路是,一方面,貨幣信貸的總量要適度,節奏要平穩,要鞏固實際貸款利率下降的成果。另一方面,還要適度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作用,繼續對普惠小微、綠色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表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仍將是貨幣政策的主要發力點,精準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記者 張莫 實習生 柯振嘉 北京報道)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