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年經濟再上新臺階 新舊動能轉換明顯(主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研發經費首次突破3萬億元;滬深交易所A股累計籌資1.5萬億元(副題)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經濟增速在世界經濟體量排名靠前的主要經濟體中領先,《公報》還披露了更多經濟運行的詳細數據。分析認為,從重點指標看,我國經濟總量保持增長,人均收入穩步提升,三次產業均衡發展,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從結構數據看,我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特征十分明顯。
去年經濟再上新臺階
回顧2022年,一季度開局好于預期,二季度前期受超預期因素影響,經濟一度出現下滑。三季度,在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的支持下,積極財政政策提升效能,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加快實施,穩健貨幣政策靈活適度,流動性合理充裕,經濟大盤恢復回穩。四季度盡管疫情沖擊再度加大,但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總體延續恢復態勢。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全年經濟頂住壓力實現3.0%的增長,在世界經濟體量排名靠前的主要經濟體中增速領先,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
202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21萬億元,這是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之后,再次躍上新臺階。按年平均匯率折算,我國經濟總量達18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
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應習文指出,從反映整體經濟的重點指標看,我國經濟總量保持增長,人均收入穩步提升,三次產業均衡發展,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經濟結構動能轉化
特征明顯
盛來運介紹,2022年我國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創新創業創造,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大力激發創新活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持續增強,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發展新動能不斷成長。
具體來看,2022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R&D)達3.1萬億元,首次突破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4%,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4%,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8.9%;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90.5%、46.8%、21.0%。移動物聯網加快建設。2022年末,我國蜂窩物聯網用戶連接數達18.45億戶,比上年末增加4.47億戶,占全球總數的70%。此外,2022年末,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21.2萬件,位居世界第一。
應習文指出,2022年以科技研發、新能源、新技術為代表的經濟增長新動能方興未艾,以人口紅利、城鎮化、房地產等傳統動力為代表的舊動能逐步減速,我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特征十分明顯。
財政金融
對實體經濟支持有力
2022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4.2萬億元,其中,新增減稅降費超1萬億元。2022年,人民銀行兩次降準,為實體經濟提供超1萬億元長期流動性;人民幣貸款增加21.31萬億元,比上年多增1.36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M_[2])同比增長11.8%,比上年末高2.8個百分點。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M_[2]增速較高主要是由于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力度加大,派生的貨幣相應增加。
從直接融資來看,2022年全年滬深交易所A股累計籌資15109億元。滬深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上市A股341只,籌資5704億元,比上年增加353億元,其中科創板股票123只,籌資2520億元;滬深交易所A股再融資(包括公開增發、定向增發、配股、優先股、可轉債轉股)9405億元,減少1986億元。此外,北交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也都充分發揮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
盛來運表示,展望2023年,盡管當下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恢復基礎尚不牢固,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特點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沒有變。(記者 江聃)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