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2.85萬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5.15萬億元,廣義貨幣(M2) 同比增速重回兩位數……最新出爐的3月多個金融數據增長超過預期,顯示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正在快速恢復,也顯示疫情暴發以來打出的宏觀政策組合拳的效果逐步顯現。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表示,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持續發力也將支撐金融數據持續向好。在4月10日舉行的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作為我國利率體系“壓艙石”,存款基準利率要長期保留,貸款市場利率的改革對于存款利率市場化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貸款利率的下行有利于穩定存款利率。
金融數據超預期大幅增長
無論從3月還是整個一季度的數據來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都在加大,尤其是3月金融數據,整體大幅超過此前的市場預期。
具體來看,3月新增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2.85萬億元,比上月多增約1.9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6萬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5.15萬億元,比上月多增4.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19萬億元。就整個一季度而言,新增人民幣貸款7.1萬億元,同比多增1.29萬億元。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1.08萬億元,同比多增2.47萬億元。
針對社會融資規模的較快增長,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一是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在加大,一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本外幣貸款增加了7.44萬億元,這個水平是季度歷史新高,同比多增了1.13萬億元。3月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本外幣貸款新增3.15萬億元,同比多增了1.19萬億元。二是金融市場為企業提供直接融資力度加大。企業債、股票、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明顯增加,一季度非金融企業的債券凈融資1.77萬億元,同比多8407億元,其中3月份當月企業債的凈融資9819億元,是單月企業債凈融資的最高水平。三是金融體系積極配合財政政策,大力支持政府債券融資。一季度政府債券凈融資1.58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增長明顯。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2月以來貨幣政策打出組合拳,在量、價兩個維度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對中小微企業的定向支持力度,政策效果在3月得到集中體現,主要表現為資金通過信貸、債市兩個渠道,大規模流向企業。
“企業債融資單月增量達到歷史峰值,足見目前低利率趨勢下,企業債券融資需求恢復的積極性,這將有利于國內融資結構的優化和改善。”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
除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融外,3月廣義貨幣(M2) 同比增速也出現明顯反彈,重回雙位數,達到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個和1.5個百分點。
阮健弘指出,M2增速上升較多,說明貨幣政策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一季度是經濟增長受疫情影響的承壓期,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同期,在政策的引導下,銀行信貸投放較多,推動M2增速大幅回升,全社會流動性持續保持在合理充裕狀態。
需求漸恢復數據向好趨勢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從新增人民幣信貸結構來看,非金融企業貸款及居民貸款增速均有回升,尤其是個人消費貸款由降轉升,表明隨著國內疫情基本控制,生產、生活逐步回歸常態,居民消費生活顯示出積極變化。
居民貸款方面,無論是短期貸款還是中長期貸款都有明顯回暖。其中,短期居民貸款凈增5144億元,為歷史單月最大增量水平,同時以房貸為主的居民中長期貸款凈增4738億元,略高于去年同期。
“住戶部門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消費部門,其信心增強有利于實體經濟恢復增長。”阮健弘介紹,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居民消費信貸大幅減少,但3月情況發生了變化,當月新增個人消費貸款6094億元,扭轉了2月份凈下降的走勢。其中,3月個人住房貸款新增3472億元,其他消費貸款新增2622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居民短期貸款繼上個月負增長之后轉正,說明隨著生活秩序恢復,被疫情暫時抑制的居民需求開始回升,餐飲、娛樂、郊游等短期消費恢復較快,購房等中長期貸款尚待逐步恢復。
阮健弘透露,從目前掌握的信貸需求情況看,隨著疫情減緩和企業復工復產節奏的加快,資金需求得到足夠恢復。同時,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放寬,個人消費貸款和住房貸款需求也會逐步釋放。此外,隨著重大投資項目的逐步開工,相應貸款也會增長。統計調查顯示,二季度貸款需求預期指數比一季度高出17.1個百分點。
央行流動性管理工具充足
數據回暖,表明實體融資需求的回升,亦表明在疫情的特殊時期,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在明顯加大。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箱還有哪些工具?下一步央行是否還會進一步降息、降準?對此,孫國峰在發布會上一一予以回應。
今年以來,央行已經實施三次降準。在最近一次定向降準后,有4000家左右的中小金融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降到了6%。從國際橫向比較來看,和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經濟體相比,這也是相對較低的水平。孫國峰表示,中央銀行流動性管理有多種工具,有全面降準、定向降準,還有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可以提供長、中、短期流動性,還有結構性的貨幣政策工具,也可以提供流動性,所以中央銀行提供流動性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而針對最近的市場焦點——存款基準利率,孫國峰再次明確表示,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壓艙石”,對于維護存款市場的正常秩序、防止非理性競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要長期保留。
他還表示,存款基準利率自2015年10月以來沒有調整,但并不意味著銀行實際執行的存款利率就不變化,實際上存款利率的上下限都已經放開了,銀行可以自主浮動定價。近期已經有部分銀行存款實際執行利率下降,反映了市場機制正在發揮作用。
“隨著近期央行有序引導市場整體利率下行,貨幣市場基金、結構性存款等一些市場化的類存款產品利率明顯降低,市場利率與存款利率正在實現兩軌合一軌。另外,隨著LPR改革深入推進,貸款利率的市場化水平明顯提高,已經和市場接軌。貸款市場利率的改革對于存款利率市場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貸款利率的下行也有利于穩定存款利率。”他說。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我國貨幣政策空間仍然充足,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大。溫彬表示,總的來看,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通脹開始高位回落,為貨幣政策操作打開了更大空間。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