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13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北農大(現為中國農業大學)教師改良鹽漬土的故事。
【蹲點在曲周】
在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展覽室里,除了有一座第一批農大專家治堿入住的“三漏屋”模型,還有一張34年前的《光明日報》版面圖。
1985年,原農業部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了“國際鹽漬土改良學術討論會”,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4個國家的30多名外國友人,和50多名專家一道,參觀了中國重點土壤改良試驗區,開展科研交流,而實地參觀的首站就是曲周。
1985年7月13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本次會議,標題引用的正是國際土壤學會副秘書長、著名土壤學家薩博爾奇教授的話:“中國的鹽漬土改良工作是世界一流的”。
記者在新聞導語中這樣寫:“北農大的一些教師,住‘三漏屋’,吃紅薯干,在河北省曲周縣辛勤工作十二載,終于找到治理鹽堿地的‘藥方’,他們的實驗區中度和重度鹽堿地由百分之六十七下降到百分之七,贏得了到我國來考察的二十幾位世界知名土壤學家的稱贊。”
一篇30年前的報道,卻被兩院院士石元春、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曉林、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站長江榮風等在不同場合,多次提起。
“當時,《光明日報》對這個會議的報道,引起了國內外很多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我們在曲周10余年的治堿工作和成績,第一次被更多的大眾所熟知。”石元春表示。
事實上,除了那次重要的國際會議,光明日報對中國農業大學46年扎根河北曲周服務鄉村振興的關注,并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減退。
《六十余位教授講師汗灑鹽堿地》《加快治理黃淮海平原》《曲周人民為北農大立碑銘功》等稿件登上了不同時期的《光明日報》。記者統計發現,光明日報相關報道多達20余篇,其中頭版頭條5篇,時間跨度40余年。
呈現在報紙上的曲周故事,更讓親歷者回味。
2003年年底,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站慶30周年剛過,光明日報記者宋曉夢就到訪曲周實驗站,在那里待了5天。即便經過幾輪改造后,實驗站的艱苦程度,還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當時,宋曉夢入住的是實驗站的教師宿舍。她向記者回憶,屋子特別陳舊,只有床和桌子、凳子,墻皮都往下掉,熱水瓶倒出來的熱水泛紅,需要沉淀一會兒才能喝,“真是不敢想象30年前,農大人是怎么扎根下來的”。
那些年,她先后采訪石元春、李曉林等農大教師,實地采訪曲周鹽堿地區農民,寫下了《科學改變命運的奇跡》等稿件。
人們常說,記者是時代的記錄者。光明日報的這些報道,記錄了不同時期中國知識分子“愛國奮斗、科學報國”的精氣神。
在記者即將結束在曲周的蹲點采訪時,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曉林邀請記者走進即將落成的曲周實驗站國際合作交流中心。這座大樓里,農業科研設備一應俱全,更重要的是,首批外國專家將進駐這里,開展科技研究交流。
曾多次接受光明日報采訪的李曉林動情地說:“看到光明日報記者就像看到自家人一樣,現在實驗站變化很大,希望當年采訪報道過曲周實驗站的記者們,再回來看看。”
(本報記者 陳鵬)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