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千億海參產業面臨轉型升級(主題)
8月11日,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主辦的第五屆海參產業發展大會在山東省青島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會議探討了海參產業在育種、養殖、加工、貿易等方面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推動我國海參產業轉型升級的對策建議。
會上,農業農村部北方海水增養殖重點實驗室主任常亞青向與會代表展示了一組數據。近10年來,隨著苗種繁育、養殖和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海參的養殖面積不斷增長,海參年產量穩居世界第一,總產量近23萬噸,第一產業產值近300億元。尤其隨著精深加工技術的進步,“即食海參”“沖浪海參”等預制產品解決了海參的烹飪難題,海參成為家喻戶曉、人相爭食的產品,開始越發頻繁地出現在消費者的餐桌上。京東集團生鮮海參采銷負責人胡海作在《海參消費趨勢及京東海參產業帶》的報告中介紹,2022年我國海參總產量22.3萬噸,全產業鏈產值1208億元,是單一產值最大的海產品,其在重要電商平臺的銷售規模每年達30億元,且持續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長。
消費者在選購海參。
據了解,在政府及行業協會的規范引導和監督協調下,我國海參產業已經形成了包含種苗繁育、養殖、加工、銷售等環節在內的完整產業鏈,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從行業整體來看,種質資源短缺、市場競爭加劇、產品良莠不齊、可追溯體系不完善、品牌營銷短板等問題依舊存在,嚴重阻礙了我國海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針對海參產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常亞青用三個“增”字提出了建議。一是良種要增產。海參產業應繼續開展選育和雜交育種工作,努力突破多倍體育種、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和基因編輯育種,創制一批高產、抗逆優良品種,同時建立新品種繁育推廣示范基地,推廣良種。二是養殖要增效。不僅要發展高效、綠色、生態養殖,還要拓展深遠海養殖方式,擴大可養殖區域。三是加工要增值。應加快制定相關行業標準,豐富預制菜品類,增加產品形式,使其更多地走向百姓餐桌。
“我們要以海參全產業鏈發展為目標,在科技育種、源頭直采、共建標準、產地溯源、品牌打造、創新產品形態和流通營銷等方面攜手共進,堅持市場的基礎作用,面向市場謀發展。”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王雪光執行秘書長也在會上發起呼吁,海參產業應在政府的指導下,依法依規發展,行業協會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強化行業凝聚力,加強行業自律,著力在解決這些行業痛點問題上下功夫,在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環境上下功夫,著力推進海參產業實現轉型升級。(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春植)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