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吃什么”一直是職場上的熱門話題,最近,#城市上班族吐槽吃不起中式快餐#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眾多網友圍觀。
(相關資料圖)
不少網友吐槽:工作餐價格太貴,特別是中式快餐,水漲船高的價格頗有“刺客感”。
根據智聯招聘和艾媒咨詢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對工作餐而言,30元以下是絕大多數職場人的選擇,而接受40元以上的受訪者不到4%。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中式快餐的價格較高需要調整,但因各種客觀因素,不少上班族雖然覺得貴,最后還是對價格選擇了“妥協”。
在相關話題的帶動下,職場人的工作餐引發大討論,不少網友表示不只是快餐,外賣也越來越貴……
有網友說,自家公司有食堂,幸福感大大提升。
有網友曬出了自制的“精致工作餐”,認為天天帶飯上班不僅健康還省錢。
還有一些網友則分享了自己公司周邊味美價廉的寶藏午餐。
工作餐吃什么,你為此發愁過嗎??
每天在商務區寫字樓辦公的你,能吃到一份實惠可口的工作餐嗎?相信大部分上班族都為工作日吃什么而發愁過。
中式快餐,曾一度被視為便宜、糊弄、沒營養的代名詞;不過,近年來隨著新消費賽道的崛起,現場炒制、稱重自選、小碗菜等新模式誕生,中式快餐也成為不少上班族們的選擇。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根據2020年9月歐睿國際發布的《消費者消費中式快餐行為偏好》數據,白領上班族在整個中式快餐消費人群的比例高達46%。
中式快餐到底貴不貴?
在消費升級的宏觀大趨勢下,中式快餐向著烹飪食品健康化、烹飪方式現場化、打造品牌特色化以及就餐環境休閑化等趨勢發展。
方便、快捷、健康、環境不錯……或許是許多上班族選擇中式快餐的原因。
中式快餐到底貴不貴?
由于不同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差異,紅星資本局主要選取上海與成都兩地熱門中式快餐品牌,按照一人一葷一素一湯的標準進行測算。
在上海,45元的工作餐“刺痛”上班族的胃
整體來看,在上海按照“一葷一素一湯”標準,一頓中式快餐的價格在40-50元之間。若按照45元/餐的標準,一個月22個工作日計算,午餐總共需要花費990元,若是加上晚餐以一天兩頓的工作餐計算,則需要花費1980元。
也就是說,在上海如果午餐和晚餐都在中式快餐店解決,一個月需要花費約2000元。
這是什么消費水平?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數據,2022年上海城鎮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4034元,平均每月為7003元。
按照2000元/月的工作餐支出估算,該項支出占到可支配收入的近三成。
按照人均消費支出計算,2022年上海城鎮常住居民的人均消費支出為48111元,平均每月為4009元。
按照2000元/月的工作餐支出估算,該項支出占居民消費支出已達到一半。
可見,一天兩頓45元的工作餐,在上海消費也確實不算低。
在成都,25元的工作餐同樣不便宜
整體來看,在成都按照“一葷一素一湯”標準,一頓中式快餐的價格在20-30元之間。若按照25元/餐的標準,一個月22個工作日計算,午餐總共需要花費550元,若是加上晚餐一天兩頓的工作餐計算,則需要花費1100元。
也就是說,在成都如果午餐和晚餐都在中式快餐店解決,一個月需要花費約1100元。
但這個價格,同樣也并不便宜。
根據成都市統計局數據,2022年成都城鎮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4897元,平均每月為4575元。
按照1100元/月的工作餐支出估算,該項支出要占到可支配收入的約四分之一。
按照人均消費支出計算,2022年成都城鎮常住居民的人均消費支出為32171元,平均每月為2681元。
按照1100元/月的工作餐支出估算,該項支出要占居民消費支出超四成。
可見,一天花50元在工作餐上,在成都也不是大部分普通上班族能消費得起的。
總的來說,不管是在上海還是成都,實現中式快餐自由確實很難,也不難理解為什么網絡上會有關于“月入兩萬吃不起中式快餐”的討論。
事實上,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構成數據,居民約把消費支出的30.5%用在食品煙酒支出上。
若按照這個比例計算,2022年上海城鎮居民在食品煙酒上的總花費約為1228元/月,成都城鎮居民在食品煙酒上的總花費約為818元/月。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大部分人在飲食方面的預算沒那么多。至于中式快餐自由,或許也是少部分經濟條件不錯的人才能實現。
預算不高,“貴”是吐槽關鍵詞?
白領上班族如何看待如今的午餐消費情況?
紅星資本局整理了近年關于白領對工作餐預算的相關報告,整體來看,大家對工作餐的預算并不高,“貴”也是白領們吐槽的關鍵詞。
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數據,超過六成的白領午餐費用控制在20元以內,其次是預算在21-30元的,占比27.64%。對工作餐而言,實惠和管飽是白領們的兩項核心需求。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餐飲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數據,在2021年中國白領群體食用中式快餐可接受價格中,45.1%的受訪者選擇20-30元(含30元),38.2%的受訪者選擇10-20元(含20元)。
可見,30元以下才是絕大多數白領的選擇,而能夠接受工作餐價格在40元以上的受訪者,不到4%。
此外,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餐飲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數據,在2021年中國白領群體認為中式快餐需要改進的地方中,有54.5%的受訪者選擇口味改進,選擇價格調整的受訪者占比也達到50.5%。
也就是說,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中式快餐的價格較高,需要調整。
雖然“覺得貴”,但是各種客觀因素下,不少上班族也不得不選擇“妥協”。
根據2020年9月歐睿國際發布的《消費者消費中式快餐行為偏好》數據,消費者選擇中式快餐主要原因是工作通勤、工作繁忙、沒時間做飯。隨著工作時間碎片化、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上班族自己做飯也變得越來越難實現。
就這樣,預算有限、沒有時間自己做飯,面對并不便宜的中式快餐,白領們也只能“無力吐槽”。
中式快餐企業,錢并不好賺?
有意思的是,一方面,消費者都在吐槽中式快餐貴,失去中式快餐自由;但另一方面,連鎖中餐也在叫苦,表示錢并不好賺。
公開資料顯示,老娘舅、老鄉雞、鄉村基近三年的平均凈利率不到4%。根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國內餐飲行業的總體凈利潤率在10%左右,中式快餐的凈利潤率明顯較低。
“賺錢”難,究其原因,還是在于餐飲行業房租、原材料、人工這“三座大山”壓得企業喘不過氣。
此處,紅星資本局以鄉村基為例,具體展開分析。
鄉村基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鄉村基的營收分別為32.57億元、31.61億元、46.18億元和47.06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0.8億元、-242.4萬元、1.1億元和0.3億元。
很明顯,企業的凈利潤如同坐“過山車”,在2020年、2022年利潤大幅下滑,并且在2020年為虧損狀態。
從鄉村基的成本端來看,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鄉村基以上三項成本開支均呈增長趨勢。2022年,其所用原材料及耗材、員工成本、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分別為20.2億元、11.74億元和1.32億元,占同期收入的比重分別達42.9%、24.9%和2.8%。
也就是說,鄉村基每收入10元錢,就要花超過7元錢在原材料、人工、房租上。
不過,成本高也有一定原因。鄉村基這類中式快餐主打的現炒模式,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
與此同時,鄉村基的直營模式也使得其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鄉村基共有8402名全職員工和1740名按小時計薪的兼職員工。
由此可見,以鄉村基為代表的中式快餐,是真的難賺錢。
賺不到錢的中式連鎖快餐品牌,接下來是否會通過漲價來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若真如此,這對于上班族來說,或許又是另一個壞消息。
小結?
一面是確實不便宜的中式快餐,一面是利潤較低的餐飲企業,這也折射出當下中式快餐行業面臨的矛盾與困境。
讓上班族吃到一份實惠可口的工作餐,確實需要一個最優解。
怎么解決一日三餐,成了不少上班族頭疼的問題。山東濰坊一些上班族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新的“干飯方式”——到社區食堂去“蹭飯”。
上班族盯上社區“老飯桌”
中午沒時間回家,自己做飯沒條件,天天點外賣又不健康。怎么解決一日三餐,成了不少上班族頭疼的問題。
社區食堂原本是為了方便社區老年人和社區居民的食堂,因為干凈衛生、花樣多價格便宜,迅速籠絡住了年輕人的心。
飯菜論斤賣,一頓只需十幾元?
“上午8點左右后廚就開始忙活了,我們這邊的話要差不多忙到下午1點左右。”來自西上虞社區百姓食堂的工作人員劉阿姨告訴記者,他們設立社區食堂之后,在這附近居住和上班的年輕人就逐漸成為了消費的主力。“每天我們都要準備四五十種菜、面點和小吃,最開始我們設立了老人專座和老年人優先打菜的窗口,但后來逐漸發現,年輕人反而來得要更多一些。”記者發現,在顧客選菜打菜的窗口處還有一個大的監控電視,所有來社區食堂吃飯的人都可以通過這個監控看到后廚的情況。
“每天的上座翻新率差不多在3到4次,每到下班的高峰期人會非常多。”與記者交流的同時,劉阿姨正在用心地打掃著食堂的衛生,“干凈、實惠和便民是我們主打的服務理念。”記者發現,相比之一般的餐館與外賣,社區食堂的菜品定價普遍較為親民,菜品種類多,品控與衛生都能得到保障,后廚與用餐區干凈整潔。并且在有的社區食堂還設有老年人優惠政策,老年人在此吃飯可享受8折優惠,同時也提供了多種支付的方式,能方便各個年齡段的人都能在此進行消費用餐。
“主要是很方便,對于很多上班族來說,一般中午的時間回家做飯都很緊張,在外面吃外賣又不一定干凈衛生,菜量也得不到保障。我們這邊是自選稱重計費,葷素一樣錢,想吃多少吃什么都可以自己選。”劉阿姨告訴記者,現在有很多上班族會選擇提前打電話給社區食堂訂餐,等到他們下班后直接過來取餐帶回家或者單位吃,這樣能大大節省他們的時間。記者看到,劉阿姨所在的西上虞社區百姓食堂的飯菜價格是15.9元一斤,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有賣吃的嗎?我家小孩餓了。”在記者與工作人員交流的時候,剛好有一位住在社區附近的老人帶著自己家的小孩過來買飯吃,“看著挺干凈的,剛好路過我家的孩子餓了,就進來買點火燒之類的給孩子墊吧墊吧。”這位市民告訴記者,社區食堂的設立不僅僅是方便了許多年輕的上班族,更是給他們這些老年人和小孩子提供一種生活的便利。
社區食堂一天接單100多份盒飯?
“一葷兩素帶米飯15,兩葷兩素帶米飯20,肉用的都是得利斯的新鮮后肘,絕對不會用合成肉或半成品糊弄顧客的。”記者來到東上虞社區百姓食堂的時候,店長兼廚師劉師傅正在后廚準備今天公司團購的午餐。“我們這邊訂餐的很多,一般都是附近的企業為員工準備的工作餐,菜量我們都有保障,而且品控是我們主抓的部分,有三個師傅一塊炒菜、順菜,每天都非常忙碌。”記者發現,現如今已經有很多企業更傾向于選擇在社區食堂訂餐,“不僅僅是因為便宜,最主要還是為了能吃得放心,我們這邊日常接的盒飯就在個四五十份左右,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100多份盒飯,需要我們三個師傅從早上6點就開始準備。”劉師傅告訴記者,其實現在并不是社區食堂經營的旺季,等天氣再熱一點的時候,會有更多在附近工作的人選擇在社區食堂用餐。
“這樣能節省上班族自己的時間,而且吃得還比較好,我們做這些都是要受到社區監管的,所以不會出現缺斤少兩或者用不好食材的情況,顧客吃得放心我們也安心,你們可以嘗嘗我們的菜,都很不錯的。”雖然已經在廚房忙得滿頭大汗,但面對記者的時候熱情的劉師傅依舊笑呵呵的,他告訴記者社區食堂的出現,遠比他想象中的意義要大,“最開始我們就想著為住在這附近的居民服務,因為會有很多老人和小孩中午的時候沒人管飯,但時間長了我們發現,其實年輕的上班族們反而更需要我們。”劉師傅說,未來他們還想開放早餐和晚餐服務,讓在這附近居住和上班的市民能享受一天三頓都被“承包”的感覺。“以后你們要是路過這里,隨時來吃飯啊!”劉師傅笑著對記者說。
干凈便宜戳中年輕打工人需求?
社區食堂能在上班族之間“火爆”,并不是一朝一夕發生的事。“差不多從去年開始就選擇在社區食堂吃飯了,這邊離我上班的地方很近,菜品種類多,每天來也吃得比較放心。”市民田女士告訴記者,選擇在社區食堂吃飯在他們年輕一代上班族之間很“流行”,“比外賣便宜很多,現在點外賣隨隨便便就要20塊錢左右了,吃得還沒有這邊豐富,但是在社區食堂吃只需要十幾塊錢,吃多吃少量都可以自己控制,就還挺方便的。”記者在觀察中發現,社區食堂一般在11點半就會迎來第一波的高峰期,大部分上班族都是即選即吃即走,這也符合了社區食堂翻新上座率更新快的屬性優點。
“每天最怕的就是想自己中午吃什么,公司附近的外賣早就吃夠了,而且吃外賣真的很容易‘踩雷’,好不好吃先不說有時候真的看著就覺得不怎么衛生,買來不敢吃都浪費了。”市民杜女士告訴記者,年輕人有時候會為了圖便宜選擇自己做飯吃,但每次做飯都感覺特別“痛苦”,“因為要早起,像我這種通勤就要半個多小時的基本一大早就要起床給自己做飯了,而且中午在辦公室熱飯還要排隊,真的很不方便。”記者了解到,社區食堂的出現對于很多通勤時間較長且并不怎么喜歡自己做飯的年輕人來說,在極大程度上方便了他們的生活,他們可以選擇用節省下來的時間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現如今,由于年輕上班族的自主性和靈活性更強,他們對于自己的時間管理也具有更強的掌控性,上班族不再希望把時間更多地花費在做飯、買菜這種較為傳統的生活模式中,對于可能僅僅花費他們十幾分鐘的“吃飯”這個動作,他們不再愿意浪費更多的時間來為此支出。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不重視“吃飯”這件事,如何能方便且吃好,成為現在的上班族心目中更為關注的重點。
選擇更為方便的方式來減少自己的時間成本,保障自己能更好地生活,社區食堂的火爆正是戳中了不少上班族的這種心理需求,并且會隨著各個社區不斷的服務升級與發展完善,成為更多人生活的一種選擇。“這樣的社區反而更有家的味道。”杜女士表示,社區食堂更多的是給市民帶來了一份煙火氣,在方便了上班族生活的同時,也讓更多人能夠真正有了一個可以“坐下來”好好吃飯的地方,這是飲食帶給人們內心的一種歸屬感,更是社區給予市民的“家的味道”。
(綜合來源:廣東省總工會微信公眾號、申工社、紅星資本局、齊魯晚報、新華網)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