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中國
【資料圖】
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加速奔跑(主題)
自助停車“先離場后付費”;公園的智慧設備自動記錄健身數據;紅綠燈實時感知車流量并優化配時,提高車輛通行效率;政務平臺集合各項便民服務功能,“數據跑”替代“群眾跑”……一個個讓人們生活更舒心的場景,折射著各地數字化建設的探索創新。
國家網信辦近日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在2022年數字中國發展成效評價中,根據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數字政務、數字技術創新等指標,浙江、北京、廣東、江蘇、上海、福建、山東、天津、重慶、湖北等地區數字化綜合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10名。
江西省贛州蓉江新區率先在贛州市范圍內系統性規劃智慧城市建設,通過不斷的探索、調試與整合,智慧“城市大腦”功能發揮不斷凸顯,提升了城市管理工作智能化、精細化、科學化水平,全面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圖為在贛州蓉江新區智慧城市運行調度指揮中心內,工作人員正指揮調度平臺工作。 ? 鐘萬汕攝(人民圖片)
改善優化公共服務
漫步在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的街道,隨處可見5G基站、智慧燈桿等高科技設施。其中,一座座政務“曉屋”是番禺獨特的政務名片。政務“曉屋”是類似于電話亭的玻璃房,通過屋內的“云坐席”,人們可以咨詢、辦理各類業務。番禺區居民黃先生對這項便民服務深有感觸,他購買了一套婚房,需要辦理公積金提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走進家附近的政務“曉屋”,接待他的是一位“數字業務員”。黃先生感到驚喜的是,從咨詢所需材料、上傳各類資料,到完成公積金的提取,整個過程用了不到半個小時。
政務“曉屋”是廣東省加快數字化發展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廣東鞏固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優勢,持續提升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開展“數據海關”等試點建設,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為地區發展賦能。
手機上一個普通的應用程序“隨申碼”,包羅各類生活服務事項;社區服務中心擺放的“健康云”基層醫療平臺終端,居民可輕松操作,在數百家醫院掛號和開藥;一塊小小的水墨色公交站牌屏幕,清晰地標注下一趟車的到達時間、車廂空間大小……在上海,得益于數字技術的發展,這些與百姓密切相關的生活小事,被認真對待、細致解決。
站牌屏幕、應用程序、終端顯示屏等,由一個個“智慧大腦”指揮調度,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被廣泛應用。據悉,上海市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著力建設國際數字之都,試點交通等公共數據的授權運營,讓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包容。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史宇鵬接受本報采訪時說,數字技術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通過程序優化和流程再造,提高政策的科學性、精準度與可達性,從而更好發揮政府職能,改善優化公共服務。
助推地區經濟發展
北京市大力推動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加快推進數據專區建設和開發利用。在海淀區中關村壹號園區的智慧大屏上,不僅能看到園區內外安防情況和樓宇內能源使用情況,智慧停車、智能會議室、園區食堂智能終端等平臺的運行狀態和園區企業信息也一目了然。據悉,中關村壹號智慧運行管理中心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為基礎,對園區的人、車、資產設施進行安全連接,實現數據全融合、狀態全可視、業務全可管、事件全可控,使園區更安全、更舒適、更高效。
不少地區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加速奔跑,打造標志性的品牌園區。例如,山東齊魯E谷電商產業園主動擁抱數字化,通過“互聯網+批發市場+電商產業園”的運營模式和特色服務,積極培育短視頻、直播電商新業態,推動互聯網、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傳統商貿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數字技術催生新的產業形態,賦能傳統產業升級。”史宇鵬說,伴隨互聯網技術發展,產生了一批新興的數字產業形態,這些數字產業蓬勃壯大,已經成為不少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數字技術通過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流程、全鏈條的數字化改造,有效促進產業鏈“強鏈、補鏈、固鏈”。
多地推動數字技術融入經濟社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比如,浙江省打造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積極探索開展平臺經濟監管,打造全球數字貿易中心;江蘇省著力布局工業互聯網、智能交通、城市能源互聯網、智慧教育等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大數據應用示范區;天津市在集成電路、自主軟件、人工智能等關鍵數字技術持續攻堅,建立市區一體的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協調機制;重慶市依托汽車制造、醫療產業等工業基礎,加快建設西部國際數據門戶;湖北省引導鋼鐵、石化等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加速光電子信息、空天科技、集成電路等核心技術的突破。
“數字技術在助推地區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特邀副研究員劉典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的培育壯大,使地區擁有了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這些數字產業的發展不僅提升了地區經濟的競爭力和創新力,還為地區就業提供了新的機會和動力。
避免“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
與此同時,各地區在推進數字化建設中仍有一些問題值得關注。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指出,部分地區還尚未形成數字化與經濟社會協同互動、良性互促的發展格局,區域間數字化發展水平差距有進一步拉大的風險;在推進數字化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義,重建設輕應用、重數量輕質量等現象時有發生,不同部門、不同行業數字系統建設自成體系,難以有效共享和互聯互通;部分地區發展思路不清晰,照搬先進地區數字化建設經驗和發展模式,數字化建設熱度高、賦能成效少,難以發揮自身比較優勢。
史宇鵬說,要立足實際、瞄準實效,防止“數字形式主義”。數字化改造要因地制宜,避免“一哄而上”“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要讓數字技術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效果落到實處。此外,相關部門應關注數字化過程中的發展不平衡問題,既要鼓勵能者先行,又要照顧發展中的特殊群體,幫助其跨越數字鴻溝,推動數字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劉典認為,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數字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在推動數字化發展的同時,必須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維護地區網絡和數據的安全,還應建設公平規范的數字治理生態,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構建技術標準體系,引領和推動數字產業的創新發展。(海外網 李雪欽)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