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相關資料圖)
浙江:科技創新催生產業蝶變
怎么回事?這些人都在電腦上“抓娃娃”!
來到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記者先吃了一驚。原以為是在幾十米高的操作臺上吊裝集裝箱,沒想到卻是在4公里外遙控“打游戲”。
“好些年前,我們都是在50多米高的狹小操作室內,完全靠眼睛去看,低著頭哈著腰,幾個小時下來腰酸背痛。沒想到有一天,我們像白領一樣坐辦公室里操作電腦就行!”梅山港區橋吊導師吳起飛語氣中滿是自豪。
這些讓人吃驚的變化,源于寧波舟山港自主創新的自動化碼頭改造方案。
“前方的19臺攝像頭就像是19雙眼睛,后方有6塊大屏幕、兩個控制把手,可以讓橋吊工作更精準、從容、高效。”遠控自動化系統使用后,只需一個按鍵,集裝箱就可以被拉到固定高度,作業精度提高到2厘米之內,平均2分鐘多一點就能裝卸一個集裝箱。
科技驅動了產業革新,也改變著每一個具體的人。原來,操作常規龍門吊要培訓8個月,現在遠控龍門吊司機兩個月就能“出師”。
港口是經濟的“晴雨表”,嘟嘟的汽笛聲,奏響海上貿易的和鳴。寧波舟山港是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0億噸的大港,如今300多條集裝箱航線,連接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正是因為每一個環節都依靠科技創新做到安全高效,它才能連續14年保持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的地位。
之江大地上,科技的力量無處不在。綠色發展,更是這塊土地上最鮮明的標識。
“污水也是有‘指紋’的!”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所所長劉銳向記者介紹,“我們的三維熒光精準溯源技術,可以從污水的‘指紋’中識別成分、來源等信息。”在此基礎上,嘉興市對水污染進行了污染源精準識別,極大地方便了排放監控和水環境安全保障等工作。
16年來,研究所積極參與嘉興河道的水質“體檢”和整治提升,助推嘉興的飲用水水源地從0合格蝶變至100%優,助力嘉興連續三年榮獲“美麗浙江”考核優秀市。
“西塞山前白鷺飛”,湖州市西塞科學谷的名字里,訴說著他們對于“生態+科技+產業”的執著。走進科學谷的國網新能源云碳中和創新中心,大屏上正顯示著當地一家絲印染精加工企業的碳排放情況:平均碳排放水平、碳效等級、畝均評價……
這是做什么用的?國網湖州供電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函韻說:“我們對各個企業電、氣、煤、油等數據進行智能核算,為企業賦上‘碳效碼’,顯示其碳排放水平、碳利用效率、碳中和進程等。在此基礎上,為企業定制節能減排的方案。”
作為湖州的一家省級鋼鐵龍頭企業,浙江富鋼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一直是用能大戶,雖說實施技改,但限于鋼鐵生產特性,碳效提升空間不足。
“當時企業的碳效碼等級是5級,我們也不知道該如何調整。”公司能源部門負責人王洪超說,國網湖州供電公司在檢查計算后,給他們出具了一份包含14項優化建議的節能診斷報告。富鋼按照“路線圖”逐一落實,碳效等級很快提升至4級。
“我們還推出了碳達人App等數字產品,既開展系統能效診斷,又讓更多人參與到減碳中來。”據介紹,目前碳效碼已在浙江全省推廣,4.9萬余家規上企業、1萬余家規下工業企業實現碳效數據在線可控,累計完成81個項目綠色化改造申報、審核的線上化流程,節約用能2.4萬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4萬噸;完成108個綠色技改項目,推動300家工廠提檔升星。
傳統行業能否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升級?
走進紹興市柯橋區藍印小鎮,水清、天藍、樹綠,印染器械、各式布藝琳瑯滿目,早沒了汩汩污水、滾滾濃煙的往日模樣。
浙江紡織技術現代創新中心內,研發人員一一介紹各類高等級碳纖維的研發應用情況。這里的紡織制造業產品,有的已經用到了人造血管、航空航天、高端汽車上。
“在數字化的推進下,我們不斷推進產業的綠色和高端化發展。”柯橋區經信局副局長王好細數印染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做法和成效。2010年以來,柯橋不斷推動現代紡織集群建設。從原來的259家企業分散運營,到現在的110家企業集群發展,擴量轉向提質,排污減少了,效能提高了。
在浙江迎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鏈上,數字化建設“產業小腦”隨處可見:定型車間內,設備運轉、員工產量、生產實況、產量趨勢等信息一目了然;染色車間,不同溶解機器的操作步驟、執行狀態實時更新;智能化立體倉庫,堆垛機按照程序有條不紊運轉,任務類型、客戶信息、物料信息等詳盡明了。
“現在,工人只需輸入相應的數據,機器即可全自動印染,質量和效率有明顯的提升。”公司技術中心主管金京忙不迭地分享一線的工作變化。
產業的升級不僅在生產鏈的調整,還在于品牌化、高端化打造。紹興市以輕紡城市場為核心,建成了國際面料采購中心、輕紡數字物流港,開通了中歐班列“紹興柯橋號”,并已連續24年舉辦國際紡博會,融合開展各類賽事和活動,形成了“月月有會展,天天可時尚”的濃厚氛圍。
好一幅以科技創新催生產業蝶變的壯闊畫卷!浙江“八八戰略”實施20年來,全方位、深層次、系統性的蝶變在之江大地徐徐展開。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2014年的7.1%提高到2022年的11.6%,產業數字化指數連續3年居全國第一,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生產總值的比例提升至3.02%。
智能、綠色、安全、高效。聽,之江大地上產業創新升級的“拔節聲”多么美妙!(記者 邱玥 陸健)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