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商新發展:“老號”不“老” “小店”不“小”
在數字化浪潮助推下,近年來服務業數字化不斷向縱深發展,社區小店服務半徑擴大、餐飲及中華老字號向數字化要增量、消費形態更加“即時”。受訪專家認為,服務業數字化不僅豐富了同城生活圈,助力暢通城市經濟“微循環”,線上的流量和訂單也可轉化為實體零售門店實實在在的銷量。
(資料圖片)
線下貨架“搬”到網上 服務半徑不斷擴大
浙江岱山縣是一個海島縣。隨著海島交通越發便利,各類新業態不斷滲入,如今海島小城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51歲的方偉剛,在當地經營日用品店已9年,原本,小店服務的都是周邊的顧客或游客。去年年中,方偉剛開始嘗試觸“網”,在零售平臺美團上開通了線上小店。“第一個月50多單,第二個月就有了200多單。如今店門口外賣騎手來往不斷。”
方偉剛說,線下門店經營多種商品,現在貨架商品一件一件地“搬”到網上。固體酒精、充電器插頭、編織袋等商品,都是海島青年和游客經常下單的商品。
在岱山縣,像方偉剛一樣的經營者還有許多,他們正在不斷開拓發展新空間。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說,融合線上線下發展的本地零售等,既豐富了本地供給,也為海島線下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商戶拓展了增長空間、拓寬了服務半徑。
實體店數字化 敢向科技要“增量”
今年“五一”假期,諸多中華老字號品牌的線下實體店成為游客們的“打卡點”。杭州西湖邊,中華老字號知味觀推出了線下新零售體驗店吸引不少游客。駐足店前,點心師傅在透明的櫥窗中現場制作可口的糕點,店鋪的一角,還放置著一臺新零售自助機。
來自廣州的游客徐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和家人已經是第二次來這家店了,嘗了店里的糕點覺得很清甜,就在新零售自助機上下單了,還給朋友寄了一份。據了解,消費者在自助機下單后就可以直接快遞到家。
記者了解到,知味觀、樓外樓等浙江老牌餐飲企業很早就布局了預制菜賽道,浙江預制菜行業近些年實現快速發展。與此同時,杭州酒家、奎元館、知味觀、皇飯兒、樓外樓等杭州本土“老字號”品牌均開通外賣業務。其中,憑借不錯的訂單銷量和口碑,樓外樓、王元興、知味觀成為年輕人線上最喜愛的品牌之一。
“為了適應年輕消費群體,‘老字號’也要有‘新思維’。”數字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胡麒牧說,現在年輕群體更愿意為獨特體驗、文化認同和精神共鳴感買單,這些老字號不再局限于本地消費或者旅游消費,而是讓更多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購買。
降低“等待”痛點 提升消費時效
傳統電商的蓬勃發展為消費者提供了大而全的商品,但“等待”的痛點依然存在。由此,即時消費成為服務業發展的新亮點。
旅游出門在外,急需的日用品和母嬰產品即時消費、更快送達;在戶外露營,想喝一杯奶茶或咖啡,或是中午點份大餐,外賣也成為很多出行人的首選……今年“五一”小長假,便利的即時零售服務讓行李“變輕”,也可以高效解決諸多突發問題。
餓了么提供的數據顯示,從送單地點看,公園、露營地等適合踏青的場所外賣量有明顯增長,在杭州,近一個月露營相關地點的外賣量環比增長達到20%。
據介紹,即時零售比網購快很多,一般在15分鐘至60分鐘內即可完成整個消費流程。此外,越來越多的實體小店正在擁抱數字化。餓了么方面介紹,以杭州為例,目前杭州所有上線該平臺的門店中,非連鎖的小店占比近五成,包含城市小連鎖在內的門店占比超過八成。數字化融合后,即時零售激活了眾多小微商戶,豐富了同城生活圈,助力暢通城市經濟“微循環”。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認為,即時零售是一種很好的零售模式創新,不是單純依靠線上的流量,而是通過對現有線下資源的整合,使得平臺和線下零售商的合作形成一種1+1>2的能力,從而帶來供給側效率的提升和價值的挖掘。
多家機構預測,未來數年,我國即時零售新業態市場規模將會達到萬億元量級。艾瑞咨詢預測2025年我國即時零售規模約為1.2萬億元。(記者 張璇 杭州報道)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