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協力推動預制菜品質升級(主題)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乘著政策東風,正在沖擊萬億市場規模的預制菜已然站上了新消費的“風口”,但與此同時,不好吃、亂用添加劑、口味還原度低、不新鮮、沒營養等與預制菜相關的消費痛點與偏見也日益顯現。
(相關資料圖)
一端是火熱的萬億藍海市場,一端是被不信任的標簽困擾,橫亙在中間的是餐飲標準化面臨的一系列“卡脖子”難題,諸如食品技術止于實驗室、冷鏈物流不完善、專業研發人員稀缺等。
尋求破解之道,生產商、零售商、學界正在共同發力。5月9日,盒馬在上海發起預制菜生態聯盟,安井食品、頂甄食品、千味央廚、泰森、翼倍、廣州酒家、國聯水產等13家預制菜生產企業和上海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武漢商學院3家高校,以及老板電器加入該聯盟,將整合預制菜“產—學—研—銷”全鏈路,運用科技力量、圍繞產品下功夫,推動預制菜實現好吃又健康的品質升級。
重新定義預制菜
根據艾媒咨詢報告的數據,2022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已達4196億元,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快速增長的預制菜產業無疑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盡管預制菜熱度不減,市場加速擴容,但由于入局者水平參差不齊,長期以來產品端都存在食品安全難把控、品種單一、味道還原度不高等痛點。盒馬此前進行的市場調研結果顯示,消費者在購買預制菜時最主要的痛點集中在口味還原度不高(61.8%)、有安全健康的擔憂(47.8%)、種類多樣性欠缺(47.2%)三方面。
盒馬首席執行官侯毅表示,預制菜的發展態勢不可逆,也將成為生鮮消費的主要品類。但在預制菜市場高增長的同時,錨定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是重中之重。預制菜成功與否的關鍵取決于食品工藝及技術是否能持續進步,當下行業面臨的最大機遇與挑戰是食品的還原度。“好吃,是我們今天升級預制菜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好吃的預制菜從何而來?在盒馬預制菜部門總經理陳慧芳看來,一方面需要突破同質化,打破當前市場上不是佛跳墻、花椒雞,就是小龍蝦、烤魚、酸菜魚等預制菜產品的局面,全面加速新品開發,打造品質化和差異化的預制菜。另一方面要實現多方協作,與行業頭部的上游原料企業、中游生產加工企業,以及掌握最新食品科技的高等院校等合作,優勢互補,建立新的行業標準,“讓消費者買得明白、吃得安心,這也是成立生態聯盟的最大意義”。
以科技做突破口
其實,當前在中國發展火熱的預制菜,在歐美日國家已是一個成熟品類。資料顯示,在美國,餐前小食、海鮮、比薩、家禽和肉類是銷售量最大的5種預制菜品;歐洲預制菜企業更喜歡用健康天然的原料和有機、草飼等標簽吸引顧客;日本消費者則更喜歡擁有功能性的預制菜,比如低卡、低GI(血糖生成指數)等。
而在這些國家預制菜走向成熟的過程中,科技的運用是重要破局點,諸如蔬菜殺青、分子料理包埋、魚肉去腥、射頻殺菌、預熱鎖鮮等一系列技術,能讓預制菜的口味還原度大大提高。
“高校、生產端、銷售端三方聯動,能讓更多‘躺’在實驗室里的技術走向應用,也可以解決當前國內預制菜產品口味復原差、營養留存少、產品創新少等問題。”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程力表示。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王云陽也表示,如今我國預制菜市場的火熱帶動了國內食品科技發展進入快車道,食品科技的合理應用將成為預制菜企業的核心壁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些以科技為突破口的預制菜新品已收獲消費者的認可。今年3月,盒馬與新消費品牌Moodles聯名推出的雞肉、蝦肉面條產品,采用3D打印和分子料理技術制作,產品含有超過55%的雞肉添加和2杯牛奶的蛋白質,備受寶媽群體和健身達人青睞,上市一個月銷售破百萬元,銷售量周環比增長超60%。
除了新概念產品,一些時令性、地域性極強的生鮮也在通過技術加持變成銷售范圍更廣的美食。比如盒馬最新推出的“醉新鮮”系列產品,利用輕斷生工藝,通過控制漂煮的水溫和時長,讓黃蜆子、八爪魚、墨魚仔、蟹鉗等海鮮能保持鮮美口感,讓消費者在家就能吃上餐廳品質的冰醉小海鮮。
協同而為,市場更廣,這也是飛利浦、老板電器、西門子等小家電企業積極與盒馬合作的原因。在新烹飪風潮下,作為預制菜的新應用場景,好的預制菜產品能提高小家電的利用率,增強使用黏性。針對空氣炸鍋、蒸烤箱等小家電,盒馬已經開發了近百款預制菜品,為小家電愛好者用戶量身定制下廚方案。
程力表示,預制菜產業要朝標準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離不開高校、相關企業以及與管理機構的緊密協同。只有全行業通力協作,才能真正推動預制菜產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記者 李子晨)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