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錨定創新驅動和強鏈聚群(副題)
(相關資料圖)
隨著持續一周的全省一季度重點項目觀摩活動落幕,以現代能源、先進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文旅產業等4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為骨干支撐的陜西現代產業體系施工圖雛形漸顯。在年度總投資額近2萬億元的643個省級重點項目中,以先進制造業、創新驅動兩鏈融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高端能源化工為重點的項目總數占比超五成。
近年來,陜西錨定創新驅動和強鏈聚群兩大發力點,培優育新,招大引強,聚力促進具有地方特質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能級跨越。
走進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剛剛完成封頂的12英寸集成電路用大硅片二期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安裝。“這個月,我們一期工廠單月產能突破37萬片已成定局;隨著一、二期工廠規劃產能陸續達產,預計2026年底整體月產能將達100萬片,生產規模有望進入全球同業前六。”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還平表示,目前,企業客戶需求旺盛,已提前鎖定未來3年產能。
4月21日,261輛西安制造的比亞迪新能源車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開往烏茲別克斯坦。一季度,具備100萬輛新能源車產能的比亞迪西安基地已完成44萬輛的銷售業績。
西安奕斯偉和比亞迪西安基地的產能加速釋放,正是陜西立足科技自立自強,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延鏈補鏈、鍛長補短的佐證。目前,陜西光電子產業已聚集了以三星、奕斯偉等為代表的半導體產業鏈群,規模已居全國第4位;以隆基綠能、美暢等為代表的光伏及配套產業群,年產值已超千億元;以比亞迪、吉利、陜汽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產量規模已占全國的14.1%。
陜西是科教大省,但仍面臨著科技成果轉化不足等挑戰。近年來,陜西把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中之重,舉全省之力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總窗口,發揮行業領軍企業和科研院所主體作用,以“創新聯合體”和產業共性研發平臺為載體,從技術供給和需求牽引雙向發力,力促創新活動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加速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著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
在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陜西梳理2600多項重點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清單,組建17個龍頭企業牽頭的創新聯合體,部署實施12個“兩鏈”融合重點專項、15個企業聯合專項和118個“卡脖子”補短板關鍵核心技術推廣項目,面向全國發布55個“揭榜掛帥”課題,在光電子、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涌現出一大批原創性產業科技成果。同時,以龍頭企業、重點高校、高水平科研機構為依托,陜西聚焦數控機床、光電子、航空、重卡等24個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布局建設了18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23個新型研發機構、34個未來產業創新研究院、69個“四主體一聯合”校企新型研發平臺和10個中試基地。
為促進科技創新資源與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精準對接,陜西出臺多項改革政策,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組建了500支“科學家+工程師”等人才隊伍,促進跨專業、跨領域、跨單位、跨區域協同創新。到今年初,陜西的“科學家+工程師”“科技經紀人”和“新雙創”等“三支隊伍”總量達4742個,同比增長628.42%。
一系列促融合強體魄組合拳,令科技與產業的“游離”狀態得到顯著改善。陜西產業經濟要素正加速向科技創新資源高地靠攏聚集。“西安高新區的工業總量連年增長,目前已占到西安市工業大盤的48%。”西安高新區工信局局長任俊峰表示,只有不斷堅持科技創新,才能真正實現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陜西現代產業的增量效應正快速顯現。一季度,陜西六大支柱產業領域新登記企業3.24萬戶,同比增長65.42%。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領域新登記企業同比分別增長123.41%、67.56%、67.06%。(記者 張 毅)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