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月18日電
(相關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提振消費信心,各地有何作為?加快消費“回暖”,如何找準著力點?近日,記者在地方兩會上采訪發現,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各地紛紛出招,在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舉措。
提振信心 充分激活消費“引擎”
“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和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計劃”“中等收入群體比例力爭達到42%”……對于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列出的未來五年目標任務,不少代表委員表示,消費意愿離不開消費能力的支撐,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的背后是收入的增長、民生的保障。
有穩定的就業預期和收入增長預期,才有消費的“底氣”。海南省提出,2023年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9.5%左右的發展目標。
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韋開蕾建議,要繼續挖掘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釋放就業潛力,創造更多更高收入的就業崗位,優化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支持發展副業,幫助居民“開源”增收。
各地促消費政策密集出臺,為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提供有力支撐,釋放出的強勁信號,也讓代表委員們信心倍增。
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要打響“浙里來消費”品牌,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5%左右。“推動消費復蘇回暖,給浙江民航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引來了活水。”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長龍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啟宏表示,將扎實推進規模建設,拓展更多國內外航線。
“我們將打造一批有特色、有情懷、有流量的新型消費場景,拉動消費全面復蘇。”黑龍江省人大代表、哈爾濱市道外區區長李晗龍充滿干勁。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辦好汽車、家電等系列主題促銷活動,力爭全年全省發放消費券6億元。
多點發力 著力改善消費條件
著力改善消費條件,“便民”和“提質”成為各地夯實消費的重要支撐。今年多地政府工作報告將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和商圈提質升級列為未來工作重點。
北京提出強化新消費地標載體建設,試點建設8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重慶計劃培育創建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區域消費中心;海南將深入推進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
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口市副市長陸敏表示,海口將用好離島免稅等自貿港政策,支持發展“首店經濟”和“首發經濟”,促進“展會+消費”“旅游+消費”。
改善消費條件,一些地方也在立足優勢、補齊短板。“今年我們將探索‘云逛街’等新模式,依托電子商務產業園,引育合作頭部電商平臺,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江蘇省人大代表、無錫市濱湖區區長李平說。
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推動商貿中心建設改造,完善貫通縣鄉村的電子商務體系。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成榮建議,深入實施“快遞進村”等工程,加快冷鏈物流建設,促進縣鄉消費業態提檔升級。
順勢而為 創新消費場景
如何依托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培育消費新場景,推動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成為今年地方兩會熱點話題之一。
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通過供給創新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發展“互聯網+社會服務”等新模式,支持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多樣化社區居家智慧養老場景涌現,帶來了新型適老化產品和養老服務消費的增長。”安徽省政協委員、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張友國說。
在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首都旅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白凡看來,吸引年輕人的消費,需要融合智慧城市、元宇宙、數字5G等科技手段應用,打造新場景、新體驗和新業態。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培育數字消費、文化消費、綠色消費、冰雪消費,加強商旅文體等消費跨界融合。
“消費者對應用場景、使用體驗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項興初說,在接下來的新能源汽車研發中,需要進一步考慮電池成本、續航里程、智能網聯等技術攻關。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