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券商入華進展再推進。摩根士丹利華鑫、高盛高華變更5%以上股權及實際控制人的申請于11月1日獲得證監會受理。
外部壓力襲來,內部洗牌進行中,龍頭券商中信證券收購廣州證券一事也于近日落定,在券業并購潮中走出標志性一步。
當業績和資本實力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剛剛收官的券商三季報為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實現營收共2744.58億元,同比增長47.5%;凈利潤合計797.27億元,同比增長65%。受益于自營業務回暖,今年前三季度,36家上市券商獲此佳績。
中信證券穩坐頭把交椅,成為今年前三季度唯一一家凈利潤逾百億的券商。進入凈利“10億+”隊伍的券商占比近半,包括中信在內,有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等17家。
分化也在行業間表現得越來越明顯——排名墊底的華林證券營收不足10億元,投行業務收入降逾七成;天風證券凈利不到2億排在末位,同比降逾兩成。
哪些券商能實現強者恒強,又有哪家是近兩三年崛起的行業新秀?第一財經記者梳理近三年券商三季報發現,券商三大業務上,經紀業務前十位被牢牢鎖定,東方證券、興業證券財富管理轉型后發展較為穩健。正處于轉型期的光大證券,借助科創板東風,投行業務在今年前三季度躋身前十位。
投行:光大證券近三年首入前十
科創板紅利正在逐步兌現,券商投行業務陸續回暖。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共實現237.44億元的承銷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3.24%。
拉長時間線來看,2018年科創板橫空出世,目前已進入平穩運行階段。2017年下半年IPO過會率走低并一度出現零過會……階段性特征之外,券商三季報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合并報表)指標還透露出哪些信息?
一項顯著的特征是近三年三季報中,投行收入前三名均未發生變化。中信證券連續三年證券承銷凈收入排在首位,二、三位之爭則存在于海通證券和中信建投之間。
前十座次也較為穩定,包括上述三甲在內,廣發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國信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長期榜上有名。
近三年三季報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前20位(資料來源:WIND)
2018年是多家券商投行收入的“洼地”,即使到了今年,有部分券商仍未走出低谷。
興業證券近三年的三季報投行收入連續下滑。自2017年的9.58億元降至5.09億元,今年降至5.04億元。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東方證券、華泰證券和廣發證券身上。
新的“闖關者”光大證券在今年出現。今年三季報中,光大投行收入排在第六位,申萬宏源則跌出前十,排在第11位。
據光大證券三季報,今年前九月,公司實現投行業務收入11.7億,同比增長96.7%。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按照發行日計算,前九月光大證券IPO承銷規模為12.4億,去年同期為0,改善幅度顯著。
記者梳理發現,光大證券服務7家科創板公司,包括興欣新材(A19208.SH)、德馬科技(A19313.SH)等,其中連山科技(A19143.SH)、泰坦科技(A19085.SH)已終止審查。
從年內情況來看,光大證券正在經歷發展的陣痛期。據公司10月下旬發布的公告,董事會近日收到合規總監陳嵐的辭呈。在10月初,光大證券全球公開招聘總裁引發關注。
經紀業務:前十位牢牢鎖定
經紀業務轉型是近幾年券商突圍賽中的發力重點,去年的證券市場一度是“得經紀業務者得天下”,券商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如火如荼進行著。哪些奏效了?從2017年至2019年每年前三季度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合并報表)來看。
雖然投行業務馬太效應明顯,成為眾券商的必爭之地,但經紀業務的排位被牢牢鎖定。
記者梳理發現,近三年三季報,該項業務排位前十券商名單均未發生變化——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廣發證券、國信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海通證券、中信建投。
近三年三季報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前20位(資料來源:WIND)
不過,排位變化在內部發生。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連續三年排在第一、二位。其中,中信證券是唯一一家連續三年三季報該項收入超50億元大關的券商。不過,中信證券經紀業務收入仍出現小幅微降,從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分別為62.71億元、58.48億元、57.03億元。
國泰君安、中國銀河等其他前九位券商今年前三季度經紀業務凈收入均同比增加。傳統老牌券商銀河證券經紀業務表現穩健,從去年開始坐上該項業務排名第三的位置。
申萬宏源的下滑趨勢明顯:今年前三季度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29.73億元排在第八位,而2017至2018年該項收入為33.58億元(第三位)、25.6億元(第七位)。
此前,東方證券、興業證券都將經紀業務總部更名為“財富管理總部”。興業證券也表示,財富管理轉型與傳統零售經紀業務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東方證券則更早于2015年完成更名,采用事業部管理模式。上述兩券商的“華麗轉身”后,發展較為穩健。從今年情況來看,東方證券今年前三季度經紀業務凈收入11.55億元;興業證券今年前三季度經紀業務凈收入11.98億元,兩者同比增長均逾10%。
自營業務:年內券商利潤主要來源
伴隨年內二級市場回暖,自營反超經紀業務成為券商賺錢主力。
在今年三季報中,這種情況體現得較為明顯。據統計,36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自營收入849.79億元,同比增逾110%,占總營收比重逾三成。
其中,中信證券今年前三季度自營收入116.39億元排在首位,海通證券(81.89億)、華泰證券(59.53億)緊隨其后。包括上述三家在內,共有22家券商前三季度自營收入逾10億元。
從同比增幅來看,廣發證券同比增長526.22%排在首位,紅塔證券、太平洋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等其余11家券商同比增幅均逾100%。
國元證券、方正證券、東興證券為僅有三家自營收入同比負增長的券商。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