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雪松信托陷入“自融”風波,被疑拿投資者的錢投自家的地產項目。據了解,雪松信托某款集合信托產品投向中山市“蘭溪谷”項目,該項目地所在樓盤名為“雪松君華—天匯”,且樓盤宣傳材料多次出現雪松控股。
9月6日,雪松信托大股東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公開回應質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該“蘭溪谷”項目已于去年轉讓,鑒于雪松當地的品牌影響力,根據受讓者要求,“蘭溪谷”項目沿用“雪松君華—天匯”名稱。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江信托(雪松信托前身)項目頻頻出現風控問題,給新掌門人雪松控股留下約80億元的逾期項目的本金和利息“包袱”,而此時距雪松控股承諾的兌付時間只剩4個月。在問及雪松控股面臨的資金壓力時,張勁對《證券日報》記者回應稱,“收購中江信托的股權對價上已充分考慮了逾期項目問題,對價中已經包含了處置不良的款項。”
雪松當地品牌優勢強
項目受讓方“借名”賣房
日前,雪松信托發布的新產品“鑫坤5號-粵港澳大灣區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引起業內的關注。相關資料顯示,該信托計劃募資規模預計35億元,存續期為2年半。具體資金用途為,0.6億元用于受讓中山市匯德豐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項目公司)30%股權,34.4億元用于對中山匯德豐追加投資、項目開發建設及歸還原股東中山盛置的投入。
外界對該項目最大的疑點則是項目所在地樓盤名為“雪松君華—天匯”,君華取自雪松控股旗下君華地產。從樓盤名而言,市場有聲音認為此樓盤與雪松控股高度關聯,有“自融”之嫌。
9月6號,張勁直接回應了相關質疑。“中山‘蘭溪谷’的項目,出于歸集資金的考慮,雪松控股去年就轉讓出去了。”張勁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雪松在中山市做得非常好,連續數年都是銷售冠軍,品牌優勢很強,項目轉讓后受讓者要求雪松做品牌輸出,這在地產行業是通用的做法,也是目前“蘭溪谷”項目沿用“雪松君華—天匯”名稱的原因。
據悉,雪松信托的本意是,雪松控股對這類項目十分了解,對底層資產的控制力也會更高,投資者的權益也更有保障,是一個三方共贏的產品設計。“雪松控股作為服務商來協助雪松信托的項目,也是雪松信托產業鏈金融的特色。”張勁表示。
記者獲悉,雪松信托將依托集團優勢,將以供應鏈金融和產業鏈金融領域作為主要發力方向。
8月23日,“雪松信托·鑫鏈1號”正式成立,雪松信托更名后的首單主動管理信托產品正是供應鏈金融項目。
比起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雪松控股作為國內大宗商品供應鏈的領軍者、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做供應鏈金融的優勢很明顯。“供應鏈金融和產業鏈金融是雪松信托的主要發力點,這也是最有能力和把握去做風控的領域。”張勁表示,供應鏈金融目前在中國還處于初級階段,這也是雪松信托的機會所在。
面對80億元資金兌付壓力
雪松表示“已預留足夠資金”
截至目前,雪松控股收購中江信托已過去5個多月。今年4月21日,中江信托披露,經過銀保監會批準,在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支持推動下,中江信托近日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并通過了《關于修改中江信托公司章程的議案》,修改后持有中江信托71.3005%股權的雪松控股成為中江信托新的控股股東。并于6月25日正式將名字更改為“雪松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江信托自此退出歷史舞臺。
4月22日,雪松控股向投資者作出承諾,明年1月22日前確保支付投資者逾期項目的全額本金和利息,從此前的數據看,逾期項目的本金和利息超過70億元。然而,雪松信托面臨著逾期項目的兌付壓力與日俱增。“(逾期產品)實際上不是70億元,是約80億元”,張勁表示。
近80億元的兌付問題是否對雪松控股帶來資金壓力?張勁在回復《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作出明確回應,“收購中江信托的定價機制中,交易對價已經包含了處置不良的款項,如果不良款項觸發了對雪松信托凈資產的減少,會相應扣減股權對價款。處置不良是整個中江信托收購的一部分,已經預留了足夠的資金來應對這部分不良,整體沒有超出我們的預算。”
此外,張勁也透露了相關工作進展,盡調報告近兩天會出來,理順了中江的情況,下一步就是理順經營的問題,應該說我們還是找到了一些雪松信托發展思路和路徑。“情況已經基本搞清楚了,我們能夠按承諾保證全面兌付之前的不良款項。”張勁強調稱。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