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校畢業生集中進入就業市場的影響,7月我國的調查失業率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達到5.3%。與往年數據對比來看,7月調查失業率均有所上升,去年7月環比上升了0.3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表示,隨著高校畢業生陸續找到就業單位,正在逐步落實之中。隨著就業工作的推進,相信未來調查失業率的數據會有所體現。
雖然7月調查失業率上升帶有季節性因素,但同比上升0.2百分點也說明當前就業在總體穩定的大盤之下,也承受著經濟下行的壓力。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對第一財經表示,在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外部不確定性情況下,宏觀政策應仍然堅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加快經濟體制改革,繼續提振內需,穩定經濟預期和市場信心,通過減稅降費和放管服改革提升微觀主體活力。
調查失業率略升至5.3%
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867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的79%。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6%,與上月持平。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5小時,同比增加0.5個小時。
劉愛華表示,當前就業規模持續擴大,1-7月份,城鎮新增就業遠遠超過時序進度。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因受到畢業生集中進入就業市場的影響,當月是5.3%,比上個月上升0.2個百分點,但是就業主體人群也就是25-59歲的人口調查失業率是4.6%,與上個月持平,說明就業大盤是穩定的。
張成剛表示,7月份調查失業率小幅上升,供給方面是由于畢業生集中進入市場的影響,需求方面是由于中美貿易摩擦使得企業觀望,不敢大規模招聘或暫緩招聘。這一點從周平均工時增加可以明顯看出,即企業用工需求仍然旺盛,但預期不明確,因而減緩招聘,只能增加在職員工工時。
“總體而言,調查失業率較穩定,同時新增就業完成情況超預期,就業情況總體穩定”,張成剛說。
劉愛華表示,7月調查失業率上行主要是因為畢業季到來、畢業生集中進入就業市場的原因。今年畢業生總數達到830萬左右,而且每年都在增加,今年這方面的壓力顯得尤其大。
2018年7月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去年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月持平。
劉愛華表示,從往年經驗和目前高校監測數據來看,高校畢業生陸續找到就業單位,正在逐步落實之中。隨著就業工作的推進,相信未來調查失業率的數據會有所體現。
人社部此前數據顯示,2019屆高校畢業生834萬人,目前的就業進展總體是平穩的,就業水平與往年基本持平。
前程無憂2019年大學生就業調查顯示,盡管絕大多數的雇主2019年都增加了校招數量,但增幅普遍低于上一年。被調查企業的招聘量2019年比2018年增長了7.1%,2018年比2017年增長了8.4%。2018年的增幅是近三年來最大的。
數據還顯示,20家國有企業2019年對大學畢業生的招聘量增長了12.1%,但是絕對數量上,21家民營企業2019年的校招量超過了20家國企和47家外資企業的總和。
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對第一財經表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學歷知識不夠硬,這部分學生需要重點關注。
逆周期調節政策發力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認為,除了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之外,7月調查失業率上升與跟其他經濟指標是一致的,這也就表明“穩就業”仍是今后宏觀政策的重要內容。
劉愛華說,當前外部環境嚴峻復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還需鞏固。今年以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包括逆周期調節政策在內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正在逐漸顯效。
比如,新動能在不斷集聚壯大,近期公布了2018年中國“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18年是16.1%,比上年上升了0.3個百分點,說明在整個經濟中新動能的分量越來越重。
微觀主體活力在不斷改善。1-7月份日均新登記企業達到1.96萬戶,其中7月份達到日均2.13萬戶。1-7月份規模以上私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月份私營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也是比整體要快,表明私營企業活力在不斷增強。
劉愛華還表示,從下個階段來看,中央政治局也作出了一系列安排,包括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繼續采取措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蘇劍認為,長期來看,要實現就業持續穩定增長,只有通過改革開放和結構升級。要堅持穩就業,推動結構性失業問題得到解決。經濟增速放緩制約就業吸納能力,此時穩就業不僅能保障社會穩定,還能增加居民收入,為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打下基礎。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