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車市的嚴峻形勢暫未得到徹底改觀。近日,乘聯會發布了7月份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7月份狹義乘用車銷售148.54萬輛,同比下降5.0%,環比下降15.9%,1月份-7月份乘用車累計銷量1143.97萬輛,同比減少8.8%。
在此背景下,上市車企的業績表現及負債情況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作為我國車市由正轉負的拐點之年,2018年各大上市車企所面臨的資金壓力究竟有多大?《證券日報》記者近日選取了包括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在內20家主流上市車企(包含16家乘用車企及4家客車企業)的債務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20家車企的總負債突破萬億元至11570億元,在2017年11127億元的基礎上增加443億元,創下史上負債總額的新高。
與此同時,2018年汽車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表現回落,各大上市車企市場表現和業績顯著分化。去年,20家上市車企的經營性現金流總額從2017年的1500億元降至640億元,降幅超過50%。同時,作為衡量企業經營活動能力的重要財務指標之一,各車企的資產負債額大幅攀升。
汽車行業分析師林示對記者表示,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良劣應從兩方面衡量,即“橫向看同行,縱向比自己”。整車制造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普遍資產負債率較高,但如果企業突然出現資產負債率攀升的現象,則需防范投資風險。對于車企來說,未來如何優化配置舉債資金調整產能布局、整合營銷渠道對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家車企
累計負債破萬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選取20家行業主流車企近兩年的負債數據來看,20家車企平均負債總額呈上升趨勢。在2016年8098億元、2017年11127億元的基礎上,2018年車企總負債再度突破萬億元至11570億元,創下史上負債總額的新高。
具體來看,上汽集團、比亞迪和長城汽車的資產負債總額最高,分別為4980億元、1339億元和591億元,上述3家車企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4%、69%和53%。資產負債率方面,排名最高的3家車企為一汽夏利、金杯客車和金龍汽車,分別為97%、85%和81%。
事實上,2018年一汽夏利負債總額達43.94億元,盡管通過轉賣一汽豐田15%股權獲得大規模現金流,實現凈利潤3731萬元。但97%的資產負債率不僅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也創下了公司負債率的次新高。
進入2019年,一季度財報顯示,20家車企的新增負債總額再度攀升至162億元。這其中,上汽集團、比亞迪和長城汽車一季度資產負債總額最高,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1.74%、69%和53%,而去年負債率高企的車企中甚至出現資不抵債的狀況。
對此,有會計師對記者解釋,資產負債率的高與低,并沒有硬性指標,尤其整車制造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資產負債率的高低以及是否合理,要看公司的生產經營規模和國際化程度等綜合因素。但如果持續超過80%甚至更高,說明企業的經營面臨較大風險,因為企業幾乎沒有自己的資產,大部分資產是靠債務形成的。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車企不斷的舉債行為,似乎并沒有相應提高公司在去年車市中的盈利狀況。如上汽集團2018年負債額同比增長10.33%,凈利潤僅微增4.65%;比亞迪、金龍汽車負債額同比增長13.32%和5.35%,凈利潤卻分別下挫31.63%和66.82%。
“公司負債行為更多關乎現金流情況,如果是長期借款,有可能是項目貸款,由整個項目部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所以,公司負債額與合并報表凈利潤并非絕對地呈正負相關關系。”上述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
加劇資金壓力
車市負增長下增量緊縮,存量市場競爭加劇。大幅度的終端優惠降價使得車型售價倒掛普遍,進一步影響到車企經營現金流的順暢回籠。記者注意到,2018年,包括廣汽集團、長安汽車、江淮汽車、安凱客車等在內的10家車企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經營收入不抵支出,近憂隱現。
對此,有汽車行業證券分析師對記者表示,近幾年國內各車企業務規模翻升,導致負債絕對數增長比較快。負債經營必須與企業資本經營需要與資金周轉速度相適應。既要注意負債總量與自有資本之間的比例適度,又要重視資金營運結構與負債結構之間的配比關系。
與此同時,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退坡也造成車企資金壓力倍增,業績出現明顯下滑。資料顯示,去年有7家車企的政府補貼高于其當期利潤,這意味著如果扣除補貼,近半數上市車企將面臨虧損或虧損擴大。
以江淮汽車為例,其2018年財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壞賬損失3.78億元,其中應收賬款占壞賬總損失超99.2%;而作為補貼領取大戶的比亞迪,其20.7億元的補貼款,更是占到全年27.8億元凈利潤的七成。
事實上,隨著各車企業務規模的增長,導致其負債也隨之增加。長期高負債率將影響車企的資金流動及戰略規劃,而資金不到位,會導致其業務難以進一步發展,從而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新能源整車企業本身需要現金流,如果沒有現金流,融資難,進而影響銀行股權再擔保再抵押,層層疊加構成車企投資成本增加,自然會對企業運行帶來較大壓力。
上汽集團
單家負債占行業43%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汽車行業的龍頭企業,2018年上汽集團負債總額同比增長10%至4980億元,這意味著僅其一家公司的負債額就占到20家公司負債總和的43%。
《證券日報》記者翻閱上汽集團2018年年報發現,令公司負債額高企的5個項目分別是應付賬款1252.65億元、吸收存款及同業存放718.89億元、其他應付款659.41億元、流動負債預收款項153.5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46.14億元。
對此,有證券人士向記者解釋稱,結合利潤表以及現金流量表來看,上汽集團2018年營業收入9021.94億元,同比增長3.62%;凈利潤增長4.65%,可初步判斷上汽集團的資產利用效率較高,資產增加較為合理。公司負債不斷推高應與近年大規模擴張有關,總體來看公司的償債能力風險不高,但仍需謹防財務風險。
記者注意到,上汽集團于2010年資產負債首次突破千億元,達到1470.94億元。此后呈加速增長態勢,2015年負債總額增至3007.13億元,2017年更是沖破4500億元大關。
對于上汽集團資產負債的高增長,有業內人士表示,快速擴張是企業負債高的重要推手,上汽集團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債務的助力。從股東的立場看,在全部資本利潤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時,負債比例越大越好;而從企業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公司應該在充分利用借入資金給企業帶來好處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財務風險。
在上述人士看來,現代車企經營的本質是資本經營,包括投資者對企業的投資即實收資本和通過舉債形成債務資本。“適度負債是經營財務管理需要。而如何在負債經營的同時,優化資本結構、降低籌資成本、提高資金營運效能,已成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中心環節。”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