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競拍,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事情了,但是,火箭的競拍您聽說過嗎?不久前,航天科技集團發布我國首次火箭競拍公告,有衛星發射需求的企業都可以通過競拍的方式來獲得進入太空的機會。為什么會采用競拍的方式?火箭競拍的背后又透露出哪些信息?我們了解一下。
長征系列火箭發射機會首次公開競拍
記者首先來到了航天供應鏈大廈,這里負責此次火箭的競拍,大屏幕上正在實時顯示的就是這次競拍的詳細情況,火箭競拍的發布和交易都是由航天電子采購平臺來實施的。負責人告訴我們,在他們平臺上,有各類航天相關企業15萬家,每天都有各類的產品競拍活動,但是火箭的競拍還是第一次。
(資料圖)
航天科技集團長城公司航天新商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鵬:我們會對企業的資質,包括過往的經驗,此次想要搭載空間的用途進行一定的篩選,確保最后上天的產品是真的為航天事業作出貢獻的。
這次參與競拍的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制的長征六號丙運載火箭,預計今年年底發射,這是一型兩級液體運載火箭。一、二級采用液氧煤油推進劑,主要用于執行近地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任務。起拍價格為每公斤八萬元。
航天科技集團長城公司航天新商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鵬:我們這一次是通過搭載發射服務進行一次營銷的嘗試,發射的周期,包括搭載的運力,我們會在線進行預發布。我們會跟比如北交所進行數據對接,通過拍賣實現了市場競價機制。
今明兩年共9次火箭發射機會清單已發布
據了解,這次競拍將在7月13日下午3點開始。其實,不僅僅是這次參與競拍的火箭提供商業搭載機會,在今年4月,航天科技集團就發布了2023和2024年度運載火箭“搭載”和“共享火箭”發射機會清單。包括本次發射在內,共有9次發射任務,面向國際、國內市場提供長征火箭的“整箭發射”“搭載發射”和“組網發射”等不同方式的發射服務。
火箭“拼車”發射:更靈活 成本低
什么是“搭載”和“共享火箭”呢?簡單來說,就是火箭“拼車”發射。有點類似于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拼單團購、拼車出行。現在,隨著我國衛星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在民用衛星領域,小型衛星批量發射、在太空組成星座的模式逐漸成為主流。如何滿足不斷增長的商業發射需求,如何提供成本更低、更靈活的發射方式,這就是“搭載”和“共享火箭”的用武之地。
航天科技集團長城公司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服務商,從20世紀90年代他們就開始為國際宇航市場提供發射服務。
航天科技集團長城公司宇航事業部發射服務部副總經理 丁潔:在國際市場上,我們既做整箭發射,給國外客戶,也做搭載發射。
丁潔告訴記者,由于當時國內幾乎沒有商業發射需求,因此他們工作的重點主要放在國際市場,但是從2015年開始,情況有了變化,這一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防科工局等部門聯合發布了《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明確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商業航天,但在起步階段,需求并沒有快速產生,因此,他們主要提供的還是火箭的搭載服務。
此后,我國的商業航天以每年20%的速度高速增長,產業涵蓋上游火箭發射、衛星及地面設備研制、中游衛星運營和下游衛星應用等多個領域,傳統的搭載服務已經無法滿足商業航天的發射需求。
丁潔介紹,面對商業航天市場對微小衛星發射需求的急劇增長,一方面我國研制了長征十一號、長征六號、長征八號新一代運載火箭。另一方面,他們啟動了“長征快車”計劃,推出共享火箭的“拼車”發射模式。與以往任務中“搭載”的形式相比,“共享火箭”發射模式是先確定運載火箭型號和初步發射計劃,再到市場上招攬衛星乘客,具有發射成本低、任務適應性好等特點。
航天科技集團長城公司宇航事業部發射服務部副總經理 丁潔:“拼車”大家也都是一起去一個目的地,這樣大家目標還是比較一致的,我把運載能力都用足了,它肯定價格相應地就可以降低,解決了把一個大火箭變成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進入太空的方式。
火箭“拼車”發射 探索共享新模式
通過專家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拼車”這種火箭發射模式的創新,是應市場需求而生的,但是,火箭是一個大的系統,牽一發而動全身。火箭研制團隊最初是基于怎樣的想法來應對這樣的轉變呢?他們為實現這種轉變又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呢?
長征八號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團為了滿足商業航天發射需求而研制的一款新型運載火箭,它可以填補我國運載火箭在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的空白,滿足資源衛星、科學試驗衛星等各類商業航天的發射需求。2020年12月22日,長征八號成功首飛,然而在此后,型號團隊就面臨無星可打的窘境。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 肖耘:長征八號遙一運載火箭以后沒有明確的載荷和任務,沒有可打的東西,我們就確定這種共享模式的方式,到市場上去找這個載荷。簡單地說一句話就是“拼車”方案,把很多小衛星給它湊在一塊兒,實現本次任務。
肖耘告訴記者,到市場上找衛星,這對他們這樣的研制團隊來說,還是頭一次,市場上的大部分衛星公司還都處于初創期,衛星比較小,為了盡可能地不浪費運力,他們走訪了20多家各類的衛星公司。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 肖耘:過去宇航部把任務拿回來,我們完成,保成功就完了。現在要跟很多商業航天公司來進行溝通,在技術協調過程中、商務談判過程中都非常吃勁。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無數次的反復溝通之后,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最終確定由7家衛星制造商來共同完成這次任務。2022年2月,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以一箭22星的“拼車”方式成功發射,創造了當時我國一箭多星的紀錄。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 肖耘:非常艱辛,但是也使我們看到了市場潛力很大,根據市場能夠共享的用戶多少,來實現共享發射,所以這是創造了一個新的模式。
我國在軌商業衛星超350顆 服務國計民生
近幾年,我國多次實施了“拼車”上太空的發射任務,目前我國在軌的商業衛星數量已經超過350顆。為什么需要這么多的商業衛星,它們有什么用途,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么關系呢?
在河南省鶴壁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正在對遙感衛星拍攝的影像進行數據分析。
鶴壁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 司會源:這是我們鶴壁基于衛星、無人機、地面傳感器建設的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應用系統。通過這個監測顯示,黃色部分顯示地面形變在30毫米以下,紅色部分地面形變在150毫米以上,綠色部分形變基本正常。鶴壁的西部和北部地面形變相對比較嚴重,這是我們下一步防災減災關注重點。
鶴壁是一座因煤而興的城市,存在很多采空區,同時境內有山區、林區、丘陵、平原等多種地形地貌,每年對于自然災害的防范有很大的壓力。過去他們對于災害的預警主要是依靠人工觀察,費時費力,而且效率很低,采用無人機,又無法監測到長周期的沉降變形,于是,他們想到了遙感衛星。
鶴壁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 司會源:雷達衛星具有地表穿透能力,做一次鶴壁全市的沉降數據對比,一個人三天就能完成,監測范圍廣,時效性比較高,在過去靠人監測是無法實現的。
嘗到甜頭的鶴壁市,在今年3月,一次性發射了鶴壁一號、鶴壁二號、鶴壁三號三顆衛星,除了災害監測,還可以進行污染物監測、農業精準管理等多種服務。未來,他們還要實現更多更快的衛星應用。
鶴壁是我國衛星應用場景的一個縮影,目前,我國以衛星導航、衛星通信、衛星遙感為主的衛星應用,涵蓋了包括國土調查、水利、林業、農業、電力、應急管理、環保、海洋、氣象等在內的諸多領域。
供需兩端共同發力 商業航天迎來高速增長
火箭作為進入太空的工具,通過“拼車”這種發射模式的創新,降低了商業航天進入太空的成本,而成本的降低,又促進了商業航天應用需求的增加。在供應端和需求端共同發力的作用下,商業航天迎來了高速發展。
在北京銀河航天的方舟實驗室,新一代可堆疊平板衛星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采用了柔性太陽翼。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這個就是最新的這種柔性太陽翼,和傳統的這種剛性太陽翼相比,大家可以看一下,非常明顯,無論是尺寸還是它的重量,可能都只有剛性太陽翼的幾十分之一,但是它的發電量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我們航天器在軌的這種需求。
銀河航天靈犀03星總指揮 胡照:我們采用這種平板堆疊的技術,盡量把我們目前的火箭的運力發揮到極致,也是降低了我的整個運載的成本,為未來國家巨型的衛星互聯網的星座快速部署提供了一個技術支撐。
在航天發射高需求的強力帶動下,我國商業航天技術創新能力穩步提升。一箭多星、火箭可回收、低成本小衛星等領域取得階段性突破。
目前,以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等為主導,各細分領域國企和民企廣泛參與的格局基本形成,天目一號、吉林一號等星座計劃穩步推進。商業航天公司紛紛推出自己的太空組網規劃。
企業在創新,國家層面也不斷給予支持。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將衛星互聯網納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新基建”范圍。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中,國家明確提出“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了“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部署,為我國商業航天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截至2022年,國內有效經營的商業航天企業數量超過400家。
天儀研究院北京負責人 付云浩:商業航天公司現在越來越多,可以說是呈現了一種百花齊放的狀態,整個商業航天市場活力現在非常強。
今年上半年,商業航天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快舟、谷神星、雙曲線、力箭等固體運載火箭連續發射成功,“天龍二號”液體火箭成功首飛。目前,我國商業航天在軌衛星數量已經超過350顆。
商業航天產業聯盟理事長 趙曉龍:當前商業航天產業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這將極大地提高商業遙感數據的獲取能力以及應用服務水平。商業航天將為航天強國的建設注入更強大的動力。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