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尉犁縣,棉農在地膜上補土(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進入3月底4月初,天氣漸暖,土壤墑情好,新疆棉花春播自南向北拉開序幕。在新疆麥蓋提縣、尉犁縣等地,當地棉農借助衛星導航、農機等,機械化實施作業,全面開展棉花播種工作。
得益于獨特的光熱條件,新疆成為我國最大、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區。近年來,新疆持續推進優棉舉措,棉花生產呈現規模化種植比例增加、集約化水平提升的發展態勢,推動棉花單產不斷提升。
2022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為3745.4萬畝,占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的83.2%,棉花產量539.1萬噸,較上年增加26.2萬噸,占全國棉花總產量的比重持續提升,達到90.2%,創歷史新高。新疆棉花總產、單產、種植面積、商品調撥量連續28年位居全國第一。
↑在新疆尉犁縣,棉農爾肯·熱依木(右)檢修農機準備春播(3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在新疆麥蓋提縣,棉農在搬運地膜(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尉犁縣,棉田管理人員檢查棉花種子(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郝昭 攝
↑在新疆尉犁縣,棉農進行春播作業(3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郝昭 攝
↑在新疆麥蓋提縣,搭載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的精量播種機在棉田春播(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麥蓋提縣,棉農操作機械在棉田犁地(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尉犁縣,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播種機在棉田作業,棉農在其后查看播種情況(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在新疆尉犁縣,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播種機在棉田作業(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在新疆麥蓋提縣,棉農駕駛犁地機和整地機在棉田作業(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麥蓋提縣,棉農查看棉花種子(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麥蓋提縣,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播種機在棉田春播,棉農緊跟其后查看開溝、地膜覆土等情況(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尉犁縣,棉農在調試播種機(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在新疆麥蓋提縣,搭載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的精量播種機在棉田春播(4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尉犁縣,棉農在調試播種機(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在新疆麥蓋提縣,棉農在修整地膜(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尉犁縣,棉農駕駛拖拉機,進行棉花播種前的耙地工作(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在新疆麥蓋提縣,搭載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的精量播種機在棉田春播(4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麥蓋提縣,搭載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的精量播種機在棉田春播(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尉犁縣,棉農進行春播作業(3月30日攝,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郝昭 攝
↑在新疆尉犁縣,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播種機在棉田作業,棉農在其后查看播種情況(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在新疆尉犁縣,棉農進行春播作業(3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郝昭 攝
↑在新疆尉犁縣,棉農進行春播作業(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郝昭 攝
↑在新疆尉犁縣,棉農在測量孔洞間距。播種機播種之后,兩處播種孔洞的間距應確保為66厘米(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記者:王菲、丁磊、 郝昭、關俏俏、丁磊、茍立鋒
報道員:張繼蘭、阿布都許庫爾
相關閱讀
新疆何以成為中國影視拍攝的基地之一? 【尋味中華】新疆椒麻雞:“麻辣生風”的夜市“壓軸菜” 西藏日喀則:薪火相傳的雪域名刀 西藏日喀則:歷史悠久的卡墊織造技藝 12年的堅持 日本攝影家用鏡頭記錄真實的福島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