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徒步、慢跑、騎行,還能成為日常的絕美打卡背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城市綠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來看個數據:記者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截至目前,全國已經建成城市綠道超過9萬公里。近年來城市綠道建設不斷加快,那么,什么樣的路才算是城市綠道?城市綠道如何建?建成后又該怎么管?城市綠道建設“加速跑”,這體現出哪些發展理念?
究竟什么樣的路才算是城市綠道?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規劃設計導則,“綠道”是以自然要素為依托和構成基礎,串聯城鄉游憩、休閑等綠色開敞空間,以游憩、健身為主,兼具市民綠色出行和生物遷徙等功能的廊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那么,像可騎行可慢跑可賞景這樣的功能特色,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實現?其中一個關鍵字就是“串”。一條條綠道如何把城市中的自然山水人文串聯起來?城市綠道具體如何建?來看看北京和青島的做法。
可騎行可慢跑可賞景 城市綠道如何建?
如何讓綠道更好地為出行提供服務?北京在綠道建設之初,就注重通過規劃將綠道與周邊結合成片。前不久,北京市一段39公里的綠道的項目建議書獲得北京市發改委批復,這段即將建設的綠道,要串起沿線約320個居住區、4處產業園、7處公園綠地。
目前,北京已建成綠道總長約821公里,其中中心城區約210公里。隨著新建改造里程不斷延長,綠道逐漸連線成網,再連網成片,更多市民可以在上面休閑、健身、出行,享受家門口的新鮮綠意。
而在青島即墨,自從市民劉程程家附近的沿河綠地建成后,她就從開車上下班改成了自行車騎行通勤,不僅路上的時間縮短了,還能一路上欣賞四季美景。
墨水河公園是即墨中心城區最大的開放式公園,為了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有良好的“綠色”體驗。當地依托墨水河龍泉河綜合整治工程,同步規劃建設了約40公里的沿河綠道,讓“綠色福利”持續升級。
青島市即墨區市政和園林環衛服務中心 王玉婷:這40公里的沿河綠道,在原有步行道的基礎上,又融入了體育運動、休閑旅游、交通出行這些功能板塊,不僅連接公園、河畔,還串聯起了市民家門口的綠色通道。
串起服務網 城市綠道怎么管?
城市綠道,好看只是一方面,而要想實現好玩好用、傳承文化、保障城市生態安全這些重要功能,就要從管理上發力了。那么,城市綠道如何串聯起各類公共服務點位?建好后的城市綠道又該怎么管?來看看江蘇徐州和四川成都兩地的探索。
在江蘇徐州,前不久剛剛全面開放的和平路綠道,是主城區的首條綠道。當地在改造之初,就確定了增改小場地、融合大場景的原則,為市民們構建一個可休閑、可體驗、可健身的城市休閑綠色廊道空間。
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園林處副處長 李瑞:和平路綠道按照“輕裝修、重裝飾”原則,分級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及活動空間,讓城市綠道與生活融合,滿足各個年齡層居民需求。
而在四川成都,當地目前已累計建成各級綠道6500余公里,1500多個公園在城市中星羅棋布,植入文旅體及科技設施3500余個。近幾年來,依托綠道、公園等綠色資源和開敞空間,成都統籌布局了超過1700處文體旅商設施,全面提升42個商圈、63個特色商業街區的服務。在綠道的串聯下,城市成為公園,公園又是家園。商店、書坊、花店、咖啡館分布于綠道之間,為市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務。
目前,成都市以“景區化、景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理念,規劃形成了區域級、城區級、社區級綠道體系。借助這一條條綠道,各部門積極推動各類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有機串聯了現有文化、教育、醫療、體育等城鄉公共服務點位,加速打造“15分鐘基本公共服務圈”,讓綠色不僅鋪進“家門口”,還能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多各類服務。
天府綠道集團總工辦管理工程師 張文麗:環城生態區已貫通環線100公里一級綠道,建成近400處各類體育場地、100余處文化設施。我們綠道是開放式、多功能的,日常也會聯動學校、社區、公益組織,舉辦了很多便民公益的活動。
綠道“新空間”創造多元旅游消費新場景
除了好看好玩,各地還不斷通過綠道建設,將城市及周邊鄉村聯系起來,統籌推進文體旅商農融合發展,營造更具吸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生活、消費新場景。
浙江臺州仙居縣的永安溪綠道,宛若一條綠絲帶,緊緊依偎著永安溪,自成一景,相輔相成,途經六個街道鄉鎮,串聯起神仙居景區、高遷古民居、淡竹原始森林、桐江書院等103個景觀節點。圍繞這條綠道,當地建設了大小驛站、快捷餐飲服務、游船碼頭等設施,不僅提高游客體驗,也創造了多元旅游消費新場景。
浙江臺州仙居縣商家 胡軍輝:我們從一家店到三家店,第四家店已經在裝修,馬上也開業。我自己切身的感受就是因為游客多了,我們飯店里面就餐的客人也多了,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利好。
此外,圍繞綠道建設,當地還積極拓展各類體育健身賽事活動,推出了全民騎行綠道、綠色永安溪活力彩虹跑、綠道國際馬拉松等一系列體育賽事,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馬拉松愛好者、騎行愛好者共同在山水田園風光中感受生態魅力,打造體育消費新場景。
不只是浙江,近年來各地聚焦市民就近健身需求,利用公園綠地、城市剩余空間、“金角銀邊”,持續新建改建一批體育公園,打造多類體育消費新場景。
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雪莉:綠道這樣的一個新的體育空間的出現,確實可以帶動我們好多體育產業的發展,比如說最直接的是我們的體育+旅游。我們國家的城市綠道已經開始了相關的嘗試,比如說城市馬拉松、自行車、慢跑、健身跑這樣的賽事,據我所知大概都已經不下十幾個這樣的賽事了。
綠道建設“加速跑” 折射出哪些發展理念?
近年來,城市綠道建設不斷加快。截止到2018年年底,全國共建設綠道5.6萬公里,而截至目前,這一數字已經達到9萬多公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的《“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顯示,“十四五”期間,預計全國新增和改造綠道長度約2萬公里。目標到2025年底,實現城市每萬人擁有綠道長度至少1公里。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