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半年上海加工貿易增長6.4%(主題)
解放日報訊(記者 李曄)面對國外需求萎縮、海外訂單減少,今年上半年,上海關區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917.42億元,仍實現6.4%的增長。據上海海關分析,上海加工貿易之所以能守住增長,與附加值較高、產業鏈較長有比較大的關系,進出口監管部門順勢推出的多項便利政策也助推了上海外貿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集團保稅,是上海正創新試點的新政,指的是同一集團下不同公司之間的保稅料件、不作價設備可自由便捷流轉,原則上不被查驗。比如,上海先進半導體和積塔半導體,同屬一個集團,但一家位于漕河涇開發區,另一家位于臨港新片區,彼此間卻能享受進料加工保稅料件的自行串換便利,讓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手握更多競爭的砝碼。
這在積塔半導體關務經理王慶軍看來是巨大的思維變革——對于“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補償貿易),海關過去是以一張張合同訂單為單元進行監管,隨后發展到以企業為單元,到如今發展到以企業集團為單元,越來越貼近企業實際需求。
集團保稅試點之外,還有產業鏈、供應鏈式的“1+N”(主體企業及相關企業)組團培育認證模式。在此新政激勵下,今年上半年,中船集團旗下企業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255.35億元,同比增加86%,今年訂單已多達77艘。
上海海關稽查處處長魏煒說,從紡織服裝、電子裝配等傳統制造,到而今集成電路、國產郵輪、新能源汽車等,上海加工貿易不斷邁向產業鏈高端。數字顯示,去年上海市加工貿易項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已達70.4%。另外,上海加工貿易在承載海外先進技術、助推關鍵產業國產化率提升上也有顯著成效。如特斯拉新能源汽車,2019年在臨港投產時,進口料件占比超過50%,但而今料件國產化率已達95%以上,成品汽車出口也從加工貿易轉為以一般貿易為主。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