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自“新基建”2020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每年兩會期間各界對有關新基建的話題都保持了較高的關注度。今年也不例外,不少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對這一議題均有涉及。
新基建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傳統基建對經濟帶動作用逐步減弱的情況下,新基建既能促消費、惠民生,又能調結構、增后勁,在我國經濟加速向正常增長軌道回歸的情況下,新基建被委以擴內需、穩投資的重任,有其必然性。總體看,傳統基建托底、新基建發力的投資格局愈發清晰。
當前,新基建已成為投資領域最活躍的增長極之一。從近期多地公布的重大項目清單看,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項目均保持較高熱度,很多地方明確提出,將新基建作為全年拼經濟的關鍵抓手。
對于局部出現的新基建投資熱,我們須保持清醒頭腦。新基建的技術屬性、應用要求等,決定了其建設投資必須堅持適度超前,但“適度超前”不能變為“過度超前”,更不能一哄而上搞所謂“運動式增長”,謹防造成新的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
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普遍技術含量高、融合壁壘多、應用要求強,不僅在重復建設上更具隱秘性,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以專業性較強的數字基礎設施為例,其對產業鏈上下游帶動作用尚不清晰,應用場景還不夠豐富,甚至被認為是一場“摸不到石頭的過河”。這意味著,新基建投資不能沿襲傳統基建投資的老路子,特別是在市場經濟下,新基建如果不考慮市場需求,就會導致設備空轉,不僅產生不了價值,還會帶來巨大的浪費。
實踐中,“適度超前”之所以會演變為“過度超前”,一方面與決策者對新基建的自身屬性認識不夠有關,另一方面也說明決策者對新發展理念的內涵理解不深、領悟不透。尤其是今年以來,一些地方為了加快恢復經濟,集中上項目、鋪攤子,對許多新基建項目大開綠燈,部分行業、局部地區已經出現了投資過熱的苗頭。短期看,數據確實上去了,但長遠看,往往是欲速則不達,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以質取勝,以量變的積累實現質變。這一重要論述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為做好全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具體到新基建,就是要堅持需求牽引、系統布局、適度超前的原則,通過市場之手與政府之手的協同發力,推進新基建健康有序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顧陽)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