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受春節效應和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等因素影響,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1%,環比上漲0.8%;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和國內煤炭價格下行等因素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0.8%。
消費回暖勢頭良好
1月份,CPI同比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從環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8%。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8%,受春節等因素影響,鮮菜、鮮菌、鮮果、薯類和水產品價格分別上漲19.6%、13.8%、9.2%、6.4%和5.5%。
(資料圖片)
“今年春節移至1月份,在節日因素和需求回暖推動下多數食品價格上漲。”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鮮菜、鮮果漲幅較大,成為食品價格環比上升的主導因素。春節后供應恢復,食品價格的壓力有望逐步回落。
“當前CPI同比處于2%附近波動,核心物價處于‘1’時代,一方面,反映居民必需消費品供應充足,物價表現溫和;另一方面,反映國內需求處于恢復階段。”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
工業生產加速恢復
1月份,工業品價格整體繼續下降。從同比看,PPI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PPI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
“PPI環比降幅收窄,主要得益于生產資料價格環比降幅收窄,特別是采掘工業、原材料工業價格環比漲幅有所緩和,這與有關部門多措并舉加強供需雙向調節有關,也表明工業生產在疫情趨于平穩后加速復蘇。”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說。
溫彬認為,1月份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漲跌互現,原油價格溫和反彈;暖冬與充足儲備導致天然氣價格明顯回落至俄烏沖突之前水平;經濟前景的邊際改善也促使主要有色金屬價格低位反彈。不過受傳導時滯的影響,國內工業品價格相對滯后于國際市場,輸入性通脹壓力相對有限。
物價有望溫和可控
展望后期,龐溟認為,隨著宏觀經濟企穩復蘇、內需逐步回暖走強,CPI中樞尤其是核心CPI中樞整體有望修復抬升,全年CPI通脹水平抬升、通脹中樞上行的可能性較大。考慮到海外經濟體衰退風險拖累需求,油價和大宗商品價格仍是PPI通脹水平的主要抑制項。預計全年通脹增長趨勢和整體形勢仍較為溫和可控。
周茂華認為,預計今年CPI同比前低后高,中樞小幅抬升,整體溫和可控。主要是經濟活動恢復,消費需求回暖,帶動商品和服務價格走高,但對物價影響較大的食品價格將繼續保持溫和。
未來經濟修復會帶來核心通脹的“超調反彈”嗎?溫彬認為,核心通脹恢復性反彈可期,但“超調反彈”仍有待觀察。從1月份的核心通脹看,0.4%的環比漲幅與歷史春節月相比并未顯現“超調”因素。從核心通脹結構看,主要推動力來自家庭服務、汽車維修、酒店住宿、美容美發、旅行相關等,很多因素會隨著節日因素消退回落。而耐用消費品的復蘇仍有空間,需要等待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表的進一步改善。整體看,未來核心通脹更可能保持溫和反彈的態勢,而隨著能源、食品價格在保供穩價政策下保持穩定,預計未來的通脹壓力相對有限。(熊 麗)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